•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徐博东:该不该对民进党“台独”转型抱期盼?

2012-06-07 13:4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7日发表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教授徐博东在《香江论坛》上的演讲稿,阐述了其对对民进党“台独”转型的几点观察与思考。现摘录如下:
  
  一、在今年一月岛内争夺执政权的“大选”中,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表现不俗,拿到46﹪的选票,她在败选感言中说:民进党距离执政“只差一里路”。但问题是,同样是“一里路”,差别却很大,民进党朋友们应当思考的是:蔡英文所说的“一里路”,是华北平原的“一里路”,还是珠穆朗玛峰的“一里路”?依我看,这“一里路”,是珠穆朗玛峰的“一里路”,而不是华北平原的“一里路”!也就是说,民进党要走完这“一里路”,登上珠峰,重新迈上执政,极其艰难,并不乐观。 

  二、我们看到,选后近半年来,民进党内围绕着检讨败选原因,在要不要调整两岸政策,如何调整两岸政策,要不要进行“台独”路线转型,各派系进行了新一轮的反思和激烈的争辩。和2008年败选后不同,2008年败选后,民进党内的大多数人认为,民进党主要是败在陈水扁的贪腐而不是两岸政策,而这次败选后却有所不同,民进党内的主流意见已能体认到保守僵化的两岸政策是民进党败选的关键因素,必须进行务实调整,才可能使民进党重拾民心,走上执政。这是值得肯定的可喜现象。 

  那么,民进党对这次败选的反思与检讨够不够呢?我看是不够,而且是很不够!因为它基本上没有触及到最关键的“台独”路线层次上的转型问题。 

  三、本人认为,民进党的“台独”转型问题,应当从路线、政策和策略这三个层次来进行考察:最高层次的是路线,中层次的是政策,最低层次的是策略。路线是关键是根本,路线决定政策和策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路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高层次的路线调整至为困难,而先易后难,先从政策策略的调整做起,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最高层次上的路线转型,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转型方式。这种转型方式虽然冲击较小,但过程漫长且充满痛苦,在座的我的好朋友郭正亮兄曾经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做《民进党转型之痛》,而且这种转型方式最终能否成功,也在未定之天。 

  四、回顾30多年来民进党的发展史,为和国民党争夺岛内的执政权,争取民心,该党进行了多次的“台独”转型,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使民进党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并于2000年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执政权。但客观而论,民进党历史上所进行的这些“台独”转型,都不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路线转型,而只不过是中低层次的政策和策略上的枝枝节节的调整。没有人可以否认:2000年民进党之所以能够打败国民党,取得执政权,并不是靠民进党自身的本事,而主要是靠国民党的分裂。 

  五、早在2000年民进党刚刚赢得大选、陈水扁上台执政之初,当民进党朋友们弹冠相庆、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时候,我却在替民进党担忧。我写过文章,也在各种不同场合讲过以下观点:我说,从短期内从表面上看,陈水扁赢得大选对民进党是件大好事,但从长远的更深层次的眼光看问题,对民进党的发展却是一件天大的坏事。因为一时的胜利使民进党的精英们产生了很大的错觉,以为不需要实现“台独”路线的实质转型,也能够打败国民党,走上执政。殊不知,靠国民党的分裂,民进党或许可以侥幸赢得选举,走上执政,但却难以稳定政局,有效执政,长久保住民进党的江山。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上述判断是客观的,正确的。 

  我始终认为,陈水扁执政的失败,个人的因素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民进党“台独”路线的失败。2004年民进党原本就该鞠躬下台的,陈水扁之所以还有第二任期,原因众所周知,这里我就不必再说了。陈水扁连任后不仅不思悔改,为掩盖其家族的贪腐弊案,更变本加厉地推行激进“台独”路线,终于把民进党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江山,又拱手还给了国民党。 

  六、蔡英文“临危受命”,四年来苦心孤诣,率领民进党进行“台独”转型。但很遗憾,她所推动的“台独”转型,说到底也只是局限在中低层次的政策、策略的调整而已,并未能触及到最高层次的“台独”路线问题。充其量只是把陈水扁的“激进台独”重新加以包装,调整为所谓“稳健台独”或曰“柔性台独”,向台湾民众兜售。 

  2008年和今年年初民进党的两次败选,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陈水扁的“激进台独”路线遭到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抵制,死路一条;而蔡英文的所谓“稳健台独”或曰“柔性台独”路线,也不被多数台湾民众所认同,同样此路不通! 

  七、然而,从选后近半年来对民进党内各派系关于“台独”转型的反思与争辩的观察,不难发现,除了少数几个有识之士能够从“台独”路线层面上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之外,大多数的民进党朋友仍然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两岸政策和策略上的检讨。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台独”路线层次上的调整,并非民进党内的主流意见,“台独”路线转型,条件并不成熟。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必须进行务实调整,要加强与大陆的交流与互动,已然形成民进党内各派系的共识。但问题在于:大陆方面坚持一贯立场,拒绝与否认“九二共识”、主张“台独”的民进党进行任何形式的党际之间的交往。因此,民进党内所达成的这些共识,基本上属于一厢情愿,实际意义并不大。 

  面对这种状况,新任党主席苏贞昌在推动民进党“台独”转型方面能有大的作为吗?依我看:难!苏贞昌以低票当选党主席、表面上经常喊“冲冲冲”、实际上一向行事谨慎,尽管是台湾政坛的“老江湖”,但并非是一个大开大阖的开创型的领袖人物。他原本对两岸问题就甚少思考,而在他的亲信子弟兵中也甚少有人对两岸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他有惊无险地当上党主席后,党内的改革特别是派系的整合难题,就够苏贞昌伤透脑筋的了,更不要说2014年“七合一”选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苏贞昌的2016,而这些才是苏贞昌工作日程表上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未来两年到四年之中,我们不要奢望他在推动民进党“台独”转型方面会有什么突破性的作为和建树。接任党主席这些天来,苏贞昌的相关言论和行动,已经证实了上述判断应当不谬。 

  八、民进党“台独”路线的转型何以会如此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早在14年前的1998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论民进党“台独”转型之困》。其中分析了民进党“台独”转型的四大困境:其一,“台独”转型与民进党支持者之间的矛盾;其二,“台独”转型与民进党体质的矛盾;其三,坚持“台独党纲”与破解国民党“安定牌”的矛盾;其四,坚持“台独党纲”与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并得出结论说:“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粗浅分析看来,民进党在‘台独’转型的困境中还须痛苦地挣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还不是‘不可救药’的话”。文章的具体内容,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便重复。从14年后的今天来看,民进党虽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其中甚至还有过8年执政失败的经验教训,但民进党似乎并没有任何长进,当年“台独”转型的四大困境,如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其结论也不幸被我言中。

  有一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那能看见彩虹”,30多年来民进党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但“彩虹”在哪里?至今还看不到!我的观察结论是:民进党的失败还不够,摔得还不够疼,它的大多数精英还有侥幸心理,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眼看着国民党马英九执政失利,民调低迷,就一心以为“鸿鹄将至”,不想依靠自身的改革,下决心推动“台独”路线的痛苦转型,便想重新走上执政。 

  九、最后,我想借出席此次会议的机会,向民进党的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在台湾政治发展史上,民进党曾经为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争取台湾人民的民主与自由作出过积极贡献,如今面对不可逆转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民进党应当抓住机遇,再立新功。“台独”就连李登辉和陈水扁都说“做不到”,民进党理应抛弃而不应继续坚持“台独”立场与主张。爱台湾就要为绝大多数的台湾民众着想,真正从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严肃思考台湾前途问题。迈过“台独”这个槛,民进党的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俗话说,“真理愈辩愈明”,贵党应正视党内分歧,不要回避矛盾,要勇于展开党内路线斗争,着力推动“台独”路线的实质转型。就此而言,当年许信良领导下的民进党曾经有过成功经验,可惜后来被丢弃了,贵党理应继续发扬。 

  第三,打铁还靠本身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幻想靠国民党马英九的执政失败过日子。几天前,在座的我的另一位好朋友浊水兄在苹果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很多人认为苏如过了2014这关,2016的大位就在望了。但不要忘了从2009到2011民进党选举势如破竹,2012却仍输了,关键是大家地方施政相信民进党,‘中央’则否。”浊水兄的真知灼见,值得民进党朋友们深思。 

  第四,增强自信,调整敌对心态,转换对大陆的对抗思维,要体认到大陆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大力气做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的工作,其实是在帮助民进党实现“台独”路线转型,减少来自民间支持者的阻力,这是“阳谋”而不是什么“统战阴谋”。想通了这一点,贵党就理应予以欢迎,并积极配合。(本文作者徐博东,系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顾问、教授)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