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严安林:苏贞昌重提“台湾共识”凸显民进党困局

2012-05-14 09:2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严安林

  民进党党主席选举第二场电视政见发表会6日下午在台中登场,5位候选人包括苏贞昌、苏焕智、许信良等人在两岸议题上展开激烈交锋,候选人借由辩论场合各自提出自己的两岸政策主张。大热门苏贞昌表示,若当选党主席将继续推动以“台湾共识”取代“九二共识”。 

  “台湾共识”的始作俑者

  提到“台湾共识”很多人会想起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但实际上,“台湾共识”这个词的发明者却是苏贞昌。面对2012“大选”,民进党内有意角逐大位以及试图在新的政治情势下抢占政治资源的各山头势力,打着“先谈理念,再谈意愿”的幌子,纷纷提出自己的两岸关系论述。2011年2月苏贞昌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提到两岸议题,主张以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来建构两岸关系论述,并首度发表以所谓“台湾共识”为概念的两岸论述,即坚持所谓“主权”立场,同时守住“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的两大原则,也被称为“苏两点”。 

  在苏贞昌提出所谓“台湾共识”后,立刻引发谢长廷与苏贞昌隔空交火,谢长廷直指其软肋称“台湾共识”并未面对“一中各表”的争议;民进党民意代表黄伟哲认为苏贞昌的两岸谈话过于迂回,讲了等于没讲;亲绿学者徐永明则称“苏贞昌两岸论述比谢长廷趋独”,同时他也指出苏的两岸论述在经济贸易上采取蓝营的立场,但所谓“主权”诠释则采取绿营立场,等等。可见,苏贞昌所谓“台湾共识”连绿营及民进党内部共识都不是,更谈不上什么台湾内部共识。但在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将“台湾共识”包装上市之后,所谓“台湾共识”就成了民进党在选战中对抗“九二共识”的工具。 

  重提“台湾共识”为哪般?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严安林先生认为,苏贞昌在此时重提“台湾共识”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尽管民进党在这次败选之后不断有人提出要检讨“两岸论述”,但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其实参与民进党主席竞选的5人中,虽也有人表示应与大陆展开互动,不能一直自我封闭下去,但都讲得很模糊,无具体政见,而苏贞昌本人也无法拿出更加实际的对策;然而,在党主席竞选中,“两岸政策”又是一个不能不涉及的话题,于是苏贞昌只得沿用“台湾共识”这样一个含混的概念来蒙混过关。

  严安林先生分析,苏贞昌称其所谓“台湾共识”是以民进党1999年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原则和精神为依据的。但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派系妥协的产物,是为“台独”党纲解套之用,姑且可以称之为民进党内达成的共识,而苏贞昌以之为精神提出所谓“台湾共识”,看不出对其有何突破性发挥,对两岸关系问题的思考依旧未脱离民进党架设的“台独”论述框架。而将这样所谓的党内“共识”当成台湾的“共识”未免有点一厢情愿,内部尚存分歧的民进党又如何能代表2300万台湾民众呢?

  第二,这次的民进党主席选举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蔡同荣、许信良等其他四位民进党主席候选人接连用所谓“小英牌”猛轰苏贞昌,使苏贞昌陷入被围攻的局面。严安林教授认为,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贞昌此时重提“台湾共识”,一方面可以凸显自己才是“台湾共识”的发明人,占领民进党内“两岸论述”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削弱其他候选人利用蔡英文来攻击自己的力道,博取蔡英文支持者的好感。

  当选几乎板上钉钉

  严安林先生进一步指出,尽管苏贞昌的两岸说辞了无新意,尽管党内有人不愿意看到苏贞昌当选,尽管4:1的围攻局面在辩论会上看似对苏贞昌不利,但实际上反而凸显了苏贞昌在这次选举中的绝对优势。在严安林先生看来,正是因为所谓“反苏联盟”没有整合成一组人马,所以可以预见在27号的选举中,必然会出现选票分散的局面,这让原本就实力最强的苏贞昌几乎确定能够脱颖而出,当选几乎是板上钉钉。(本文来源:海峡之声网)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