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球:民进党真正的罩门何在?
香港中评社25日刊载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特约研究员李华球的专论文章分析民进党败选的最后一哩路。文章指出,民进党“台独”意识型态调整与否,两岸政策与时俱进与否,“执政”能力信赖程度与否。这三点便是民进党的罩门,若能见微知着,深切检进,犹有可为,关键就在于为与不为而已。
全文摘编如下:
蔡英文在败选感言中提到“民进党重新‘执政’,还差最后一哩路……”这话说得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但却是民进党连续败选两次不得其门而入的最大障碍。理由乃在于民进党人心中的最后一哩路的观念和态度,若不改变和调整,则这一哩路,将是民进党未来难以跨越的罩门,也是这个党可能还要继续在野的大碍。
“台独”意识型态调整与否
任何政党都必须有党纲和政纲来维系它的存废与否,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但是一个政党如果一味地被过时或渐被忽视的老梗缠绕而住,却提不出也走不出意识型态的框架,那么这个政党势必要面对被淘汰或被抛弃的命运。
民进党的“台独”党纲提出迄今已经二十几年了。20年来,物换星移,时移境迁,潮起潮落。民进党也曾经因为“台独”的魅力和诱因,曾经赢得“政权”。如今,潮流在变,世局更替,人心也思变,但是至今还不变的是,民进党一直守着“台独神主牌”不忘、不放。
而民进党人视而不见,甚至于尚未察觉“台独氛围”已经逐渐萧条、退淡了。但是民进党内一些“独派”或“独味”人士,依旧以为“台独味道”仍然是绿营支持者,依然习惯的“嗜食物”。其实他们殊不知,再美味的食物,吃多了,食久了,总会产生厌倦感和换口味之感。
可议的是,许多的民进党人士,却还停留在“意识型态”的台独理念与氛围中,不知它已有可能是明日黄花,或是过时、换季品了,却仍执迷不悟。这是民进党和蔡英文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近日民进党在公布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败选检讨报告中,有提及此方面的检讨和调整之议。但若仅止于少数民进党人士的意见,不能成为民进党的主流意见,或是党纲的修正调整的方向,未来重返“执政”的大梦将依然还是梦境而已,难有真实的机会可期。
两岸政策与时俱进与否
民进党败选的检讨报告初稿乃至于定稿均指出,“我们的观察是,最后两周中间选民的变化,是一个关键。我们在中间选民当中一直领先,但最后变化的原因,一个是‘执政能力信赖度’,二是‘两岸经贸威胁论’,这是民进党要面对的课题。”
民进党把此次造成选举失败的两岸因素,轻推到“经贸威胁”方面。至于,真正而关键的刻意否认与排除“九二共识”基础的存在,因而造成民众担忧两岸倒退将导致台湾经济失衡与景气下滑,使得民众的生活无以安定,进而不敢冒险将票投给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共识”、“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等虚无飘渺的替代基础。
蔡英文提出的这些虚虚假假的“两岸替代品”当然无法满足与获得对两岸关系稳定与否持相对关注的中间与经济选民的信赖,因而将票投给能够维系两岸稳健基础的马英九。
于是,蔡英文的败选,箭中“两岸之鹄”,迄今民进党仍忽视或是未见病兆,这将是民进党的大患与远忧。民进党若还不思与时俱进之道,未来重返为民服务之路,将是挑挑之路,难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