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默言:民进党败选检讨避重就轻

2012-02-21 08:5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今日刊载大陆台湾问题研究者默言的文章分析民进党败选检讨避重就轻的问题。文章指出,民进党在败选报告中提出“没有路线问题”,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蔡英文一再以“最后一里路”来期勉民进党支持者,而败选检讨又是民进党重新上路的“第一里路”。如果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是避重就轻,不肯就关键问题正确面对、虚心检讨、积极改进,恐怕只能成为埋头于沙堆的鸵鸟,永无出头之日。

  全文摘编如下:

  广受外界瞩目的民进党败选报告15日在民进党扩大中常委会正式提出。对于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败选,民进党归纳了几项因素,包括“执政信赖度”、“两岸经济恐吓牌”、“国民党强力运用行政资源”、“返乡投票”,以及“弃保”等6大问题,选前两周影响了选民的投票意向,特别是中间选民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最后选举结果。而最为引人注目的“九二共识”并没有被民进党列为败选的主要原因,相反,民进党提出是“经贸恐吓牌”奏效,而“没有路线问题”。但事实上,民进党真的没有“路线问题”吗? 

  首先,此次民进党败选检讨,仍然没有对否认“九二共识”作出深刻反省,相反,还是奢望“台独”神主牌能够成为民进党的救命稻草。在这份败选检讨报告中,我们发现民进党并没有将否认“九二共识”作为败选的主要原因,而是采取刻意回避、淡化,甚至采取转移视听的冷处理。 

  在民进党中常会上,与会人士指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最后两周前,双英民调互有领先,“关键就在选前两周”,也就是最后一里路。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最后失败,就说路线有问题,并称“如果路线有问题,怎么可能互有领先?”这是明显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民进党只见到选前两周双英选情胶着,互有领先,却没有看到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迥然不同,高下分明,没有看到求稳定,求和平,求发展已然成为台湾选民的主流民意。民进党在败选报告中,用选情互有领先来掩盖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重大缺失,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说辞。 

  国民党胜就胜在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和平发展的两岸路线上,而民进党败就败在否认“九二共识”,坚持“台独”路线,尽管创造出“台湾共识”这样一个新名词、新口号,却未提出新政策、新路线,导致选民对蔡英文不信任、不放心,更是怀疑民进党能否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红利,确保台湾永续发展,这才是民进党败选的关键所在。而检视民进党败选报告,不但两岸议题部分没有占据败选因素的主流,而且还以“选情互有领先”作为“蔡英文路线”(即“台独”路线)的开托词和遮羞布,民进党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次,民进党“冷战”思维作祟,仍然坚持“仇中反共”的狭隘心态不能自拔。民进党认为,选前大陆台商返乡投票、重量级企业家纷纷出面表态挺马英九,是因为2008年马英九执政台湾以来,坚持和平发展作为两岸政策,台湾经济开始复苏。 

  2010年6月,两岸成功签署ECFA,更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加快台湾经济脱困起飞注入强劲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在ECFA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台湾中南部的民众也获益匪浅。大量的台湾水果、茶叶、渔产品等都在大陆的市场打开了销路,两岸不仅在科技、电子、服务业等产业有了更多的合作,更是在农牧渔产业合作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而这些直接惠及的是民进党多年来经营倚靠的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 

  经济成果是不分“蓝绿”的,台商所看中的是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未来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国民党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能够为台商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台商就支持;而民进党坚持“台独”的两岸政策不但不能保证既有的和平红利,相反还会带来台海危机和经济后退,当然会遭到广大台湾民众的抛弃。 

  纵观世界大势,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主流。大陆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地位和角色早已丕然大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潮已浩浩荡荡,无人可阻。如今民进党不但不承认和平发展路线的正确性,相反,还以“经贸恐吓”作为败选的借口,始终不改其“冷战”思维,仍然以围堵作为与大陆互动的战略原则,执意仇视大陆,“反中”的意识形态一意孤行,这样的心态只能令民进党固步自封,自我倒退。 

  第三,民进党把选战策略作为检讨的重点,反映出民进党“选举至上”、“选票第一”的观念,只能作茧自缚。在这份检讨报告中,民进党花费大量篇幅对选战策略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审视和检讨。民进党归纳的几项选战技术问题包括国民党的文宣作战能力很成功。相反,蔡英文竞选团队不但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宣,反而还发生文宣上使用失当,譬如水果月历柿子图片的错置等。此外,民进党在优势地区的选票结构,有人口外移的现象。 

  这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竞争非常激烈,民进党在都会地区投票率高于乡村地区,蓝区的投票率也优于绿区。反映了台湾的居民结构更趋于都市化,对民进党不利等等。蔡英文表示,“民进党在选举中仍获得46%的得票率,显示民进党的路线正确。这表示民进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能因为败选就全盘否认过去的努力。”同时,民进党亦举出了选前民调蔡英文VS马英九,取得4胜1平的佳绩,且最后获得609万票,虽败犹荣、妄自尊大的心态昭然若揭。 

  我们不可否认,在台湾这样的“选举政治”中,选票是决定政党及其参选人当选与否的重要因素,各种选战策略当然成为参选政党必备的选举工具。但是,像民进党这样,将检讨的重点放在如何改进选举策略和技术层面,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民进党在败选后还是在检讨“三只小猪”的后续效应如何扩大、水果月历柿子图片摆放应如何准确、如何防止绿区选民流失、如何在“打马”策略上稳准狠等战术层面上孜孜以求,却没有将思考重心回归到检讨两岸政策、如何提高“执政”水平、如何维护台湾社会稳定、改善百姓民生等重大议题上来,那么,这样的民进党为选票所困,为选举所累,永无脱胎换骨之日,更遑论重新上台“执政”了。 

  败选后,蔡英文一再以“最后一里路”来期勉民进党支持者,而败选检讨又是民进党重新上路的“第一里路”。如果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是避重就轻,不肯就关键问题正确面对、虚心检讨、积极改进,恐怕只能成为埋头于沙堆的鸵鸟,永无出头之日。(默言 大陆台湾问题研究者)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