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克礼:努力增强两岸政治认同感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2011年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华盛顿大会9月17日上午在美国华盛顿开幕,500多名来自全球的华侨华人代表和两岸四地的嘉宾聚首美国首都,重温孙中山先生遗训,共商两岸和平发展,同襄祖国统一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在大会论坛上发表题为“携手同心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讲话。
余克礼指出,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调整,两岸关系也已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历史上难得的机遇。全体中华儿女应把握和用好历史赋予的机遇,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上,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国家前途为重,以人民幸福为重,同心协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如何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余克礼就此谈了几点看法:一是早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突破两岸政治僵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关键之所在。二是彻底从冷战的阴影、冷战的思维中走出来,消除两岸敌对心态、敌对思维与敌对意识形态,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为两岸政治对话、协商、谈判创造良好氛围。三是努力增强两岸政治认同感,对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尤为重要。
余克礼的讲话全文如下: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方面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与中国国民党和马英九当局携手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崭新的局面
三年来,在两岸执政当局和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同胞们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第一、国共两党共同政治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两岸双方建立起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关系。2005年4月,在两岸关系处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审时度势,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代表团来大陆访问。这是中国国民党暌违近六十载之后,首度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进行“破冰之旅”。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站在全民族利益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以远大的目光、务实的态度、前瞻性的思维亲手结束了国共两党之间数十年的恩恩怨怨,建立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达成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胡连会及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标志着国共两党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马英九接替连战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后,将国共两党达成的共同政治基础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列入党的政治纲领。国民党重新成为执政党,国共两党共同政治基础就正式成为两岸执政当局互动的政治基础,“共同愿景”成为双方两岸政策共同的基础。几年来,国共两党及两岸执政当局,坚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推动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方向不改变,扩大与增强政治互信的努力不停止,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这是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未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我们应当备加珍惜与爱护。
第二、两岸制度化的对话、协商机制建立,两会商谈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国共两党高层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很快形成了经常性的交往与对话机制,并就涉及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这对增进与扩大双方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断近十年之久的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商谈,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进取”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制度化协商机制。三年来两会协商取得了丰硕成果,到目前为止,已共签署15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对两岸交流、往来与合作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完全实现。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海峡两岸应尽快实现“三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及包括海峡两岸、海外侨胞在内的很多人士,为此整整努力奋斗了30年,终于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得以实现。从此,两岸同胞自由往来、经贸投资等活动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第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进程迈向了新阶段。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互补互利、双赢,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是大陆对台经贸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010年6月,两岸签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是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落实这一经贸政策的结果。签署框架协议既是两岸经济往来与合作日益深化的需要,又为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和制度化开辟了道路。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将逐步减少或消除两岸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加快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步伐;其二、可逐步实现两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贸易向全面融合的方向发展;其三、根据协议所设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为两岸经贸搭建了制度化平台。更重要的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做出了示范,这对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第五、两岸社会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经贸与投资大幅度增长。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特别是2009年以来,两岸各界交流交往活动非常活跃,其规模之大、层级之高、范围之广泛、领域之全面、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据有关方面统计显示,三年来两岸人员往来达1686万人次,仅去年就超过了68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己达242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及福建居民赴金马自由行的启动,使两岸基层民众直接往来蓬勃展开。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局面的形成,给两岸经贸与投资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三年来两岸贸易总额高达3808亿美元,2010年创下了1453亿美元的纪录;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达62.6亿美元。从2009年6月台当局开放大陆资金进岛,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金额达2.08亿美元。两岸交流交往与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使两岸同胞在经济合作中增加了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了精神纽带,在直接往来中增进了相互的了解、理解与情感,巩固与扩大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