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2010年马当局执政被动的局面将逐渐扭转
虽然国民党的士气及“马金体制”因两场民意代表补选的失利受到打击,但是总体而言,国民党败选因素正在得到改善,2010年马当局面临的执政形势将逐渐好转。
一、岛内各项经济指标由负转正,民生问题将一定程度得到解决。2009年台湾经济增长下滑至负1.87%,为史上最差。今年在全球景气复苏和台当局多项刺激经济政策的带动下,今年1月台对外贸易创下16个月来新高,较去年同比增长75.8%,进口同比增长114.7%,
税收同比增长56%,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2%,失业率则由去年9月的6.13%降到了5.04%。随着各主要工业国家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以及大陆惠台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岛内经济形势将继续转好,台“主计处”已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上修至4.72%。如果失业率能进一步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4%以下,人民生活压力将得到缓解,民众在感受上会有所改观。
二、马当局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加强,有利于民怨的疏解。吴“内阁”带有很强的民选地方首长的特点,对民意的了解和回应以及对政策的执政力明显好于刘“内阁”,在执政风格上有了较大转变。吴推行“庶民经济行动方案”,针对岛内票选出的“十大民怨”提出64项行动方案。如针对房价过高问题,台“内政部营建署”和“经建会”积极规划在捷运机场沿线兴建平价住宅;针对就业问题“劳委会”推出多项促进就业方案;针对民生用品价格上涨过快,“农委会”积极调节各项农产品供给。“经建会”还定期公布“庶民生活相关经济统计表”,汇整与民众生活相关的经济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责令相关单位落实解决。另外在灾后重建问题上也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并着手落实。马当局还由“府”、“院”、党三大秘书长建立“民怨快速反应机制”,搭建起从地方基层到民意代表再到“中央”的民情沟通管道。因此,马当局在回应民意、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危机能力上有所加强。
三、国民党改革虽然遭遇阻力,但对改变选民对国民党观感会产生一定影响。马英九虽然在推行改革的方式和力度上存在问题,从而引发地方派系及基层党工的反弹,导致国民党的地方组织涣散,在民意代表补选及“三合一”选举中辅选不力,但是马英九的党内改革对国民党还是有一定加分作用。一是营造出了坚持原则,不向地方派系妥协的形象。如花莲县长选举坚决不提名有案在身的傅昆萁,虽然败选,但是得到舆论肯定。二是未来“五都”和“总统”选举受地方派系牵制较小。年底的“五都”选举多属都会型选举,地方派系势力较弱,而“总统”选举主要是政党对决,因此未来选举中政党形象、参选人的重要性要高于地方派系的影响。如果国民党能够坚持清廉执政、正派选举、党内制度公开透明、解决党产问题等改革举措,将有助于吸引中间选民回流。
四、蓝营支持者虽四次对马当局投下不满意票,但是自身危机意识也将升高。在四次民代补选和一次县市长选举中,泛蓝民众的投票率越来越低,至使2月27日的民代补选投票率只有40%左右。蓝营支持者不投票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马当局施政不满,认为马上台后没有给支持者政策上的回馈;二是马当局过于迁就、惧怕绿营,缺乏执政魄力;三是没有唤起支持者热情的政策方向,使蓝营没有努力奋斗的目标;四是主动模糊蓝绿界线,淡化意识形态对抗,使蓝营失去敌人,没有危机感。不过,前四次选举是在蓝营占据“立法院”和县市长绝对多数情况下进行的,蓝营支持者认为让国民党少几席可以使他接受教训,不会伤筋动骨。马英九在四连败后,已经吸取教训开始回头经营泛蓝基本盘,如勤下蓝营基层,逼迫“检察总长”陈聪明下台等,加之“五都”选举关系到国民党2012年的执政权,泛蓝支持者的危机意识会上升,基本盘会逐渐回笼。在泛蓝大本营台北市,郝龙斌民调2月27日选举前仍落后苏贞昌13个百分点,选举后却反超5个百分点,说明泛蓝支持者心理的变化。
五、民进党没有实质改变,实力增长有限。尽管绿营利空出尽,连战连捷,但主要靠基本盘稳定,并非选民结构发生变化。从县市长选举来看,民进党的得票率由上届的41.95%上升至45.32%,增加3个百分点,但本届的总投票率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因此民进党的支持率并无大的变化。其它三次选举民进党得票率的升高,主因也是总投票率下降。民进党选票难以实质增长的主因与国民党一样,都是难以让民众看到未来愿景。如反对马当局的经济政策,但自己拿不出救经济方案;反对国民党大陆政策,自身连办“中国政策辩论”的勇气都没有;一味搞街头抗争、“立院”暴力,除凝聚基本盘外,难脱过去民众对其负面观感。因此,当民进党无法摆脱党内基本教义派控制,继续搞蓝绿对抗,发展不出新的执政论述和思维时,民进党最多只能吸纳对马执政极其不满的民众,没有能力扩展新空间。
但是,马当局仍面临一些瓶颈性问题,使之无法根本扭转被动局面。一是经济环境的改善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基层民众的生活水平。二是国民党还缺乏唤起蓝营和中间选民支持的政策主轴和论述。三是国民党改革引发的地方派系及基层反弹,短期内仍会将影响选举的组织动员系统,为未来选举带来变数。(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