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陈星:回望2009 台湾政局波澜不惊

2010-01-05 08:45:00
来源:
字号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陈星今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分析台湾2009年国、民两党的政治路线以及岛内的政治局势。他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国、民两党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台湾的政治生态最终还得看台湾民众观念与认知的改变。不可否认的是,经过2009年的发展,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已经悄然改变,新一轮的政治博弈已经起步。

  

  全文内容如下:

  
  民进党:疗伤止痛

  民进党自2009年以来一直笼罩在陈水扁家族及该党高层弊案的阴影中。对于民进党而言,直接与陈水扁切割伤害太大。一方面,陈水扁发迹的历史是民进党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舍弃陈水扁会使民进党产生历史断裂;另一方面,陈水扁在党内留下的共犯结构还相当强大,党内有相当一部分挺扁力量,骤然切割,会使民进党产生分裂的危险。所以民进党采用的是“渐进式切割”方式,即不直接与扁决裂,而是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使选民将陈水扁忘记。

  民进党在气氛低迷之中开始重新出发。这种痕迹可以在不久前结束的县市长选举中清晰地看出来。民进党打出了“绿色执政、品质保证”及“清廉、勤政、爱乡土”的口号。显然,民进党在价值诉求上一方面重新回归传统,以唤回传统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则通过换人和换角色的方式,将“律师世代”身上发生的贪腐问题“打包处理”和切割,而以形象清新的年轻人取而代之。民进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摆脱因为该党高层的贪腐问题带来的“价值包袱”,从贪腐的阴影中逐渐走出来,完成价值和论述的更新换代。

  民进党的世代交替也加速进行。民进党在刚刚过去的选举中提名的候选人有许多是该党中形象较好且比较有实力的新一代人物。这些政治人物,有许多是党内比较有论述能力的“新世代”代表,他们代表民进党参选,意味着民进党在世代交替方面已经起步。当然,民进党的世代交替不会进行得特别顺利,因为传统的政治山头还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直到现在为止,民进党一直没有在政治路线上进行系统检讨。事实上,民进党内主要认为自己败选的原因是陈水扁及该党高层的腐败问题,所以党内对于“台独”路线的坚持依然强固。但是,民进党不得不面对两岸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主流民意的现实,对两岸交流的态度逐渐松动,这意味着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在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进行若干调整。

  国民党:改革阵痛

  对国民党来说,如何改革党内的政治文化和调整党的定位,一直是关系到该党生存之大事。2009年10月,马英九重新担任党主席,再次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马对国民党的改革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严肃党风,改造国民党的政治文化,杜绝党内部长期存在的贿选风气。马上任后,针对中常委选风败坏的情况,国民党考纪会迅速出手,将已当选的中常委杨吉雄与江达隆迅速处理,这是国民党史上第一次对党职选举祭出党纪。此事件的后续效应快速扩散,最终,造成30名新科中常委或主动、或迫于压力,集体请辞,国民党中常会实现重选,成为马英九整顿选风的第一刀。

  二是改变与地方派系的互动模式,实现他“清廉执政”的理想。马英九所坚持的是希望与地方派系断绝关系,这在当前的台湾社会,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地方派系是在选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要选举存在,就不可能彻底根除地方派系的影响。与地方派系合作,仍是未来国民党进行地方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英九所要调整的,是改变与地方派系的互动模式,斩断“黑金政治”的根源。

  三是彻底完成对“党产”的处理,为国民党摘掉“黑金政治”的帽子。2009年12月3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营事业最终解决方案,宣布今年6月底前标售中投公司,未来党将转型为选举机器,选举经费改以募款为主。这是政党运作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国民党未来的发展,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

  马英九对国民党的改革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改造。改革必然要触及的是党内已经存在的现有政治结构,所以,受到党内攻击的可能性相当大。特别是马如果想将国民党年轻化,必然要推动党内的世代交替,更得触及一部分旧有权力结构的利益。所以,马在党内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是可以想象的事情。未来的国民党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能否成功还是未定之数。

  政治生态:攻防转换

  马英九执政一年多来,国民党内部问题不断,其光环逐渐退去,支持度屡创新低,民众对国民党执政表达不满的声音逐渐增大,国民党虽然有全面执政的优势,却面临着来自民间的信任危机。2009年底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在许多优势选区全面告急,可以说就是这种窘境的反映。

  国民党执政优势的弱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环境使然。马上台后即遇到全球金融危机,使马在竞选中关于经济发展的承诺落空;二是民间对马的期望值过大。一旦马上台后,在诸多方面不能满足民众的期待,则心理落差会较大;三是国民党的内耗。由于在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屡有分歧,国民党内部在派系、提名等问题上多次出现不和谐声音,给民众的观感不佳;四是执政团队的协调效率不高,应急反应速度迟缓,给人以“政治无能”的印象。

  此外,在文宣方面,民进党显然比国民党更善于掌握议题。2009年民进党一方面着力攻击国民党的大陆政策,称其为“亲中卖台”,以此来凝聚基本盘,并力图削弱马英九两岸政策的正当性。同时,民进党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凸显马英九的“执政无能”问题,特别是对“8·8风灾”的舆论操作,成功地将“无能政府”的恶名加在了马的头上,使马的声望直线下滑,而民进党通过对灾难性事件的操作,基本稳住了下滑的势头。蓝绿双方的攻防态势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民进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被国民党追着打的困局。

  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里,国、民两党的斗争将更加复杂。民进党在缓过气之后,必然会强化在两岸政策上与国民党的区隔,加强攻击国民党的力度,为两岸交流设置更多的障碍。当然,迫于民间压力,民进党对两岸交流中经济层面的态度会有所松动,而主要强调政治层面上与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差异性。

  未来岛内政局的发展依赖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进党在派系重组、价值重建、世代交替等问题上的进展;二是国民党改革的成效;三是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湾岛内民意的变化。政治问题说到底不过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而,台湾的政治生态最终还得看台湾民众观念与认知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过2009年的发展,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已经悄然改变,新一轮的政治博弈已经起步。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