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蔡宏明:两岸政治对话 应有互信氛围

2009-10-27 11:12:00
来源:
字号

  台湾前“国家安全会议谘询委员”,师大国际事务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蔡宏明今天在台湾《旺报》发表文章说,由于和平协议涉及问题的复杂性,两岸和平协议的达成势必得经历一漫长的过程,而如何从两岸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有意义的对话互动,则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全文摘要如下: 

  建立支持架构面对结构障碍 

  就和平协议所面对的结构性障碍而言,其前景与发展除了决定于两岸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之外,两岸当前互动过程中所存在政治障碍,迈向和平协议所必须面对敏感性议题,两岸各自内部政经情势,以及两岸与主要大国或区域集团互动和区域安全因素等,都是迈向和平协议必须面对的课题。 

  面对上述结构性障碍,两岸唯有逐步建立和平协议所需要支持架构,不断形成有意义解决敏感性议题的务实策略与新思维,进而建立足以形成“政治对话氛围的互信基础”,才有利于未来和平协议对话之启动。 

  就和平协议的支持架构而言,两岸两会到目前所签署的9个协议,以及协商中的金融监理备忘录和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等,均有助于促进两岸经贸正常化,进而作为两岸关系正常化的基础。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两岸经贸正常化的各种协议固然可以作为两岸累积互信的基础,但是各项协议执行过程中,若因政治因素而受到干扰或人为的扭曲,则不但将对扩大经贸正常化之前景,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增加台湾内部对两岸政治对话或和平协议的不信任感,值得两岸注意。 

  两岸各自均需建立内部共识 

  此外,两岸经贸正常化过程中,若无法兼顾台湾基层民众、弱势产业与族群的实际利益,则未来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也会造成社会弱势族群对两岸经济交流的反感。 

  就“建立共识”而言,除台湾内部之外,两岸也必须各自建立对敏感问题的内部共识。因为目前两岸对于如何定位“中华民国”,台湾国际空间、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两岸政治意识形态对立问题等敏感问题,不但大陆内部未建立共识,台湾内部更因为这些问题的争议,而影响两岸在低政治问题上的协议,这些问题共识的建立,除了两岸应确立其发展目标外,更应从对方政治、社会、文化与意识型态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选项。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两岸关系之深化与两岸内部之发展,都让两岸愈来愈难摆脱政治议题,也必须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敏感问题之策略选项。 

  整合朝野智库力量共谋和平发展之路 

  对此,台湾应对两岸政治关系、政治意识形态对立、“中华民国”地位、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问题,思考并提出有利之主张。朝野智库需就两岸和平议题进行研究,共同探讨两岸迈向和平协议应解决与协商之议题,方能铺陈两岸迈向和平协议之可行路径。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