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董拔萃:恪守“一个中国” 构建和谐侨社

2009-10-15 11:19:00
来源:
字号

  七月二十四日,《世界日报》转载一则题为“两岸侨务休兵,侨社将合办传统庆典”的“中央社台北二十三日电”的消息。二十五日《商报》也转载了《两岸侨务休兵,胡马相呼应》的署名文章。以上的报道和文章,大部分内容均引述台湾地区“侨委会副委员长”任弘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有关谈话。其中谈到“现今海外侨社活动常会邀请两岸官员到场,目前亲大陆和亲台侨社正考虑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共同举办庆祝活动。”笔者认为,在两岸关系开始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海外之政治理念不同的侨团实现大和解,进行大交流,争取大融合,适应形势,顺应时代,为两岸关系深入发展营造良好外部大环境,是海外侨胞无可推卸的责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考虑共同举办在春节、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以利沟通,增进了解,达到“聚同化异”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随着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海外侨务也被推到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五月二十六日与国民党吴伯雄主席会晤时共同认为,两岸在涉外事务中应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以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侨联主席六月上旬访问台湾时表示,两岸侨胞只要赞成“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应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团结起来;台办主任王毅六月十八日在美国侨界提出,不仅要做到求同存异,更要争取“聚同化异”。台湾方面,马英九先生六月一日“出访”萨尔瓦多与随行记者茶叙时认为,两岸除了“外交休兵”,两岸侨务也要“休兵”,没必要在别人国土上争斗、对立,台湾“侨委会副委员长”任弘具体地提到了“两边侨社合办传统庆典”。笔者认为,避免内耗,增进民族的整体利益;团结起来,共同振兴中华;以和解、合作取代争斗、对立,这都是绝大多数侨胞的愿望。无论是合办传统庆典,或是两边侨社各自的活动,只要不造成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也理应相互来往,相互捧场,营造侨界团结和谐的良好气氛。

  如何做到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避免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呢?笔者认为,诸如在菲律宾的两岸侨团,首先必须恪守菲国政府的“一中”国策,明确“中国大陆设立的是大使馆、总领馆等官方机构,而台湾方面设立的是‘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等民间机构”,在此客观现实中谨守原则、把握分寸。马英九当局在强调要“外交休兵”、“侨务休兵”之时,对此必须有正确的倡导;值得一提的是,马英九先生在较早前的一次记者会中,对有些台北驻外代表自谓为“大使”提出批评,认为“这样的膨风就不好”。能这样地正视现实和务实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对于两岸侨界的和解与和谐必有积极的作用。

  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发展,经贸方面的成果显著,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侧重于文教方面交流合作的研讨,这是由经贸互惠互利的交流合作推展到中华文化认同与交融的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只要有中华文化的认同,即必然能升华至中华民族的认同,也必然会思考和衡量两岸统一或分裂对民族整体利益并及自身利益的绝对利害关系。文化,所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亦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两岸同胞有了中华文化的认同,便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助于缩小意识形态的差异,就目前的两岸关系而言,即有助于解决被视为瓶颈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症结问题。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在“二零零七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作主题演讲时提到:“中国数千年来提倡的核心观念是‘仁’与‘和’,‘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笔者认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始终不渝追求的“和平统一”事业,也正是“仁”与“和”核心观念之具体表现。只有国家完全统一、民族高度凝聚,才能同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长远福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假如于意识形态差异、政治理念不同的海外侨团,首先能在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一个中国的大原则下走到一起,共同举办庆祝活动,这是令人欣喜的“聚同”。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