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石之瑜:台湾政治文化中的有情与无情

2009-08-14 15:11:00
来源:
字号

  香港中评社今天发表台湾学者石之瑜的署名文章认为:台湾处处是情却处处无情的政治文化,在此次八八水灾之中再度循环一次。全文摘录如下:

  从九二一大地震,经历四川大地震,再到八八水灾,台湾各界的市井小民都慷慨解囊,出钱出力。应当说,台湾真是个情感丰富的社会。不过,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台湾人当然不例外,换言之,台湾人此际的慷慨并不例外。例外的是,除了恻隐之心之外,台湾已陷在悲情与无情的无尽循环中。陷入悲情与无情的循环,也是台湾政治文化的写照。 

  值此救灾之际,悲情的表现比比皆是,这不包括灾民们总觉得没有人即时援救自己的亲属家人,怪罪上天太残忍,或指控“国军”、“政府”或“总统”必须要对救灾缓慢负责,因为这些埋怨都是人之常情。悲情表现在身在灾区之外的旁观者。比如旁观的媒体,处处找寻政治人物言行之中有没有藐视灾民的蛛丝马迹,甚至捕风捉影,渲染扩大,即使找不到也质疑他们会不会心中藏有这样的态度。好像非要发现人民遭到藐视不可,才会感觉世界是正常的。 

  尤其,悲情的网民发现,在四川大地震的时候,台湾的大企业纷纷快速而大额的捐款,为什么在八八水灾之际,这些台资大企业却显得迟缓,捐款数额也小儿科,这令他们敏感地联想到,是不是因为台湾人的生命比较不值钱呢?台湾人的无助感无所不在,不因灾难而生,却因灾难而投射。 

  台湾人生命确实不值钱,但不是因为与大陆灾民比较的结果。而是因为,台湾政治文化中那种没有未来的悲情意识,导致只顾眼前近利的投机主义高涨,不但自己投机,一定还怀疑其他人个个投机。故凡遇有不顺,就怀疑有人暗中打压自己;凡遇有资源,就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不能分得一杯羹。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这种无孔不入、无缝不钻的风气形成极为无情的政治文化。 

  以治水为名义的预算千亿、千亿的通过,都成了豆腐渣工程。灾难没有发生的时候,眼前就看不见灾民,自然没有恻隐之心。则救命治水的资源纷纷落入一般工程款一样的命运,为满嘴仁义道德与百姓福祉的政治人物用于绑桩。他们每逢灾难,还率先出面指责救灾不力。 

  因眼不见而无远虑,因无远虑而无情,因无情而治理失灵,因治理失灵灾难,因在灾难恻隐,因恻隐而悲情,这说明人在眼前与事在眼前的对台湾人的重要性。 

  君不见,那些视大陆如寇雔的若干“台独”政客,每在接待大陆来客的把酒傍晚,杯箸间仍然是宾主尽欢。以民间身份来台考察的中共干部就觉得奇怪,台湾乡下充满人情味,为什么到了选举就会支持陈水扁的反华煽动呢?道理很简单,当他们亲身到了现场,身在乡民眼前,自然享受人情款待,但到了选举的时候,在乡民眼前出现的换成是陈水扁,不是他们。陈水扁悲情演出,很快就可以赚人同情,扭转局势。 

  台湾书草根文化中把“狠心”写成“狼心”,并非全因早年先民不视之笔误,而是政治上总是没有确定的关系或保障,似乎人与人之间切断关系之轻率,成为社会模仿的范例。其结果,有能力表演切断关系者方为上。故狠者,狼者也,亦主宰者也。无情与悲情因而是一体之两面,这两种情感都附着于捉摸不定的政治关系与人际关系。在台湾的政治文化中,不信任规划,所以需要规划的治水迄未成功,政治人物普遍相信要靠自己够拼命才能成功,但埋头力拼经常又过度一厢情愿而难以成功,便陷于哀怨。哀怨为人所见,立刻又能引发同情。如此处处是情却处处无情的政治文化,在八八水灾之中再度循环一次。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