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为批评而批评马英九是台湾的“时髦”
自从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许多人批评他的政策或行事风格,甚至批评他从来不听别人的批评。香港中评社30日刊发评论员文章说,这些真的都是马英九个人的问题吗?还是台湾式的政治文化与政治人格也有关系呢?
文章称,在台湾长久以来,公然批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声音不绝于耳。批评陈水扁与批评马英九的强度恐怕不相上下,尽管他们各自的支持者常常有种印象,觉得另外一位像是宠儿,都很少被批评,不过实际上他们都不缺少人批评。只是,他们两人得到的批评是不一样性质的批评。
批评陈水扁的,往往是出于自卫,因为陈水扁抢权争利不落人后,遭到争权夺利的人当然要批评他,所以民进党内外的人,都曾与他互骂互批,涉及的是实际利害的斗争。所以虽然他们口沫横飞,使用托辞各异,但因为幕后是利害问题,各怀鬼胎,所以符合人之常情,就算讲得颇为过份,还反而容易让人理解。
批评马英九的,通常不是出于自卫,没有什么遭到攻击而必须自卫的情事。刚开始的时候,批评马英九的人往往主要是出自于被忽略的焦虑,所以讽刺与挑衅兼而有之。这些人泰半与马英九相识,马英九有时也能恭请他们表达意见,在他们面前认真记笔记,但是并不能就平抚他们身在体制之外的惆怅。
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很快的,批评马英九变成了一种时髦,与他关系无论多么遥远的事,都在报端被拿来当成是他应该介入的事,好像把他当成是个管家婆。凡是岛内社会上出现不顺遂的事,都习惯性的指向马英九,其中有的真诚希望他伸出援手,有的则是戏谑性地消遣他。
文章指出,这里有几个原因让批评马英九变成了时髦现象。
首先,批评马英九是一件很安全的事,因为他不会采取报复行动,批评的人不必担心他会像陈水扁那样把批评一律看成是权力斗争。其次,马英九没有大的思想立场,所以就容易被卷入琐碎事件的讨论,毕竟人们不可能从他的立场理解他,只好从他的身分想像他,以至于他被当成无役不与的万能主。其实,真正无役不与的是陈水扁,不是马英九。再其次,马英九有不沾锅的名声,批评他缺乏动力听起来理所当然。
不过真正造成时髦的原因是,不找机会批评他如何证明自己客观中立呢?大家过去都曾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批评过陈水扁,拼得你死我活,现在马英九当政,不也对他严厉批评一下,如何证明自己是跨党派的中立观察家或选民呢?批评陈水扁很容易,因为他滥权无度的事迹不知凡几,批评马英九却不容易,因为他不沾锅,结果多数批评干脆就以他不沾锅的名声为起点,批评他这个不管,那个无能。
文章认为,马英九当然有权力考量,他因情感压抑而总是回避思想立场,徒有法律逻辑作为言词自卫之用。批评他不管事,这对他毫无威胁,批评者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层出不穷的问题,都怪罪于他,他坦然面对后都能感到问心无愧。
批评马英九之所以是没有用的,就同时是因为批评者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的居多,什么事都可以批评,经常显得勉强而无力。一旦批评马英九变成一种时髦以后,批评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不能聚焦。至于他自己,既然问心无愧,看到批评者摆处各种批评的姿态,就只有好笑而已。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批评马英九既然是时髦,他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领导气质与信用都会受到影响。
文章最后强调,陈水扁被批评以后若担心影响力下降,便会展开攻击,以夺权来弥补。相反的,马英九影响力下降以后,更没有意愿回应批评,以免介入以后没人理会而自取其辱,这样避免接战的话,批评他当然变得更时髦。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