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杜卿:民进党“517游行”之虚假性解析
民进党又要举办“大游行”了,这将是去年5月20日马英九上任以来的第四次,这还不包括蔡英文以“插花”方式所参与的部分。集会游行是台湾“宪法”保障的人民基本权利,民进党当然有权依法推动集会游行,但是如此频繁的走上街头,究竟所为何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4日发表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隋杜卿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摘录如下:
让我们先回顾民进党前三次大游行的时间与诉求:
第一次,2008年8月30日,“百日怒吼全民站出来”呛马大游行,诉求主题:“顾腹肚、护主权、要阳光”,参加人数“估计”30万。第二次,为了反对大陆海峡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参加第二次“陈江会谈”,又适逢大陆奶粉事件,2008年10月25日,民进党发动“反黑心、顾台湾”游行,宣称吸引60万民众参加。第三次,2008年11月6日,就在陈云林访台期间,民进党又发动了“呛马围陈”大游行,当天,蔡英文带领民众高喊“呛马围陈,护主权,护人权”等口号,民进党称有40万人参与。
这次就是第四次了,起因是马英九未出席民进党主办的“民间国是会议”,蔡主席立即宣布将在2009年5月17日发动“呛马保台大游行”。民进党计划在当天分四大队出发,最后会师凯达格兰大道,目前暂定的诉求分别为“顾主权,唾弃卖台权贵”、“救失业,反对无能政府”、“保台湾,ECFA要公投”、“护弱势、反对一中市场”。参加的人数会有多少目前无法预知,但民进党预设的目标是“超过1025的纪录”。
这四次游行固然各有诉求,但“主权”显然才是一贯的主轴。没有人会否认“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问题是以“主权”作为历次游行的共同诉求,到底具有多少的“正当性”呢?民进党将“主权”诉求无限上纲,除了凸显政治上的特定意涵,并无法获致普世价值的证明。那么,进一步要追问的是:民进党何以仍执着于此?原因就在于民进党执政8年却耗尽了创党的精神与理念,在野之后更失去提出台湾发展新论述的能力。
“反对”当然是在野党的本质,但是如果一概反对执政党的所作所为,或是提不出具体的公共政策主张以形成政策竞争的态势,就会沦为“为反对而反对”的局面。民进党目前正陷入这样的困境,信手拈来的例子就是:大陆观光客来得太少,骂;来得太多,也骂。再如反对大熊猫来台、反对两岸通婚、反对承认大陆学历……这样的事例已经到了不胜枚举的地步,但除了坚持“(台湾)主权独立”以外,就是提不出来如何化解两岸争议的有效作为。
看看三次“陈江会”所签订的9项协议内容:周末包机、陆客来台、两岸空运、两岸海运、食品卫生、两岸通邮、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空运补充、金融合作,哪一项不是攸关民生、与民兴利的作为?但是到了蔡主席的嘴里,就成为:“总体来讲(第三次陈江会)是一个失败的谈判,该守的没有守到,该争的没有争到”。
坦白的说,近一年来由于两岸关系快速的进展,两会所获致的这些协议,其实正是民进党执政期间可欲而不可得的结果。这期间的变化,关键当然是国民党重新执政,而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大幅开拓两岸的良性互动,即便以大陆当局对国民党释出善意来加以解释,那么“国民党能而民进党就是不能”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存在“两岸互信”的条件。而“两岸互信”的基础又建立于双方共同接受“一个中国”的共识之上。
事实上,从谈判学的观点来说,首先,互有歧异的双方要能够坐上谈判桌,以协商代替对抗,当然必须先要有一定的的共识,否则是上不了谈判桌的。其次,谈判的过程必然是不断来回的拉锯,有时停滞,又时有进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再者,对于谈判的结果,绝对不能怀抱着“全赢”的意图,因为任何一方若能获致“全赢”的结果,那就不需要谈判与协商了,因此,谈判的结果通常都是“双方不满意但可以接受”。
以上述的标准来检视近一年来两岸三次协商的过程、内容与结果正是一种追求“双赢”的发展,就算难以尽如民进党的意见,又何需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事实上,“护主权”的诉求,不仅暴露了民进党又回到被迫害妄想的情结里,也妨碍了民进党发现爱台湾的“正确”途径,而动辄号召民众走上街头的行为,反而凸显了一种“输不起”的心态。
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民进党的当务之急应该尽快的展现出回到“勤政、清廉、关怀弱势”这些基本价值上的决心与行动。对于“517大游行”,党内本来就有一些反省的声音,这两天更有多位“立委”鉴于H1N1新型流感有蔓延的趋势,提出延后举办的建议。即使这里面可能存在着避免师老兵疲的动员压力的考虑,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下台阶”,蔡英文大可不必为了面子而坚持“就在总统府前坐着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