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东:民进党内分歧不断 正处在十字路口
民进党日前召开临时中常会,扩大检讨民进党的路线和定位等议题。此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示今年为“社会运动年”,并将现有“社会发展部”改回在野时期的“社会运动部”。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徐博东教授日前在海峡之声电台《博东看两岸》专栏节目中,就民进党的路线问题进行了点评。
徐博东指出,民进党要搞的“社会运动”,是关注弱势族群的切身利益,还是想利用社运团体和弱势族群,来凝聚和扩大民进党的基本盘,为年底县市长选举造势,谋取自己的政党利益,这是需要注意的。 。
徐博东认为,民进党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宣示今年为“社会运动年”,是因为当前民进党面临着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一方面马英九执政半年多来,虽然两岸关系得到缓和发展,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给予肯定和支持。但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台湾经济急剧下滑,失业率大幅攀升,“拼经济”的绩效不彰,民众对马英九和他的执政团队的满意度和支持度都在不断下跌。而另一方面,去年民进党大选惨败后,并没有抓住时机认真检讨败选原因,新任党主席蔡英文被寄以厚望,但却无力领导全党摆脱困境。民进党在“立法院”席位太少,在体制内难以发挥影响力主导议题和政局,民调显示,民进党的政党支持度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基本盘出现松动迹象,不断萎缩。而今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非常关键,如果民进党再败的话,民进党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才能重新爬起来。所以面临这样一个大的环境,经过党内的讨论,蔡英文宣示民进党今年要进入“社会运动年”。
所谓“社会运动”,应该是关注台湾社会弱势族群的切身利益,针对包括人权、环保、就业、劳工福利等民生问题所进行的抗争活动。蔡英文说,“社会运动年”不等于“街头运动年”。这种说法固然不错,因为“街头运动”只搞“街头抗争”,而“社会运动”的形式则更为多样化;“街头运动”抗争的范围很广,政治性议题也包括在内,而“社会运动”则主要是关切弱势族群的经济利益等民生议题。但是,我们很难说民进党要搞的“社会运动”,真的是关注弱势族群的切身利益,还是打着关怀弱势族群的旗号,一心只是想利用社运团体和弱势族群,来凝聚和扩大民进党的基本盘,为年底县市长选举造势,谋取自己的政党利益。另外,民进党的所谓“社会运动”会不会被“台独”基本教义派所裹挟和把持,变成“挂羊头卖狗肉”——重回单纯的“街头抗争”路线,甚至象去年11月陈云林访台期间那样,不惜搞街头“暴力抗争”?总之,民进党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今年是个非常关键的年份,它所提出的“社会运动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模式?还有待观察。
徐博东还指出,实际上观察整个民进党发展史,究竟是走“街头路线”还是体制内的抗争,始终都存在争论,就看哪一派占上风。建党初期,主张“街头运动”的“新潮流”占据了上风,因为当时在体制内民进党的实力非常弱小,难以和国民党抗争,所以街头群众运动成为民进党的主要抗争模式。后来民进党逐渐发展壮大,夺取了一些县市的执政地位,在“立法院”的席位也不断增加,因此主张在体制内抗争的“美丽岛系”取得了主导地位。民进党在野的中后期,实际上走的是“议会斗争为主,街头抗争为辅”的路线。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它仍然没有忘情于街头运动,8年执政期间不断发动街头抗争,“当家闹事”,执政党发动自己的支持者走上街头,这在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发展史上来看,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民进党属于少数执政,需要通过街头运动来凝聚人气,压制强大的在野党,配合执政团队的政策推动。另外,陈水扁所推行的急进台独路线,也需要通过街头运动来煽动民粹情绪,对抗大陆。去年“立委”选举和“总统”选举连遭惨败后,民进党不仅重回在野,而且在“立法院”内只剩下20多个席位,在台湾政治版图上,其实力已急速跌落到建党初期的水平。面对这种困局,民进党内的路线之争自然也就浮上了台面:“台独基本教义派”主张重回街头,不过,民进党内较为理性务实的人士则认为,关键问题首先是要清算陈水扁执政八年来所推行的错误路线,与“陈水扁们”彻底切割,重新找回民进党的“党魂”,加强论述,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唯有如此,民进党才可能重新出发,否则将难以摆脱当前的困境。
徐博东说,去年11月5日,民进党召开“街头中常会”,当晚即发生“晶华饭店暴力事件”,标志着蔡英文所领导的民进党将重上街头,推行体制外的暴力抗争路线。次日,又发动号称四十万人的“围城大游行”,场面失控,发生了更严重的流血冲突,民进党因此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此后,民进党内对究竟是走“议会路线为主,街头路线为辅”,还是两者并重?存在分歧,举棋不定。如今,蔡英文既然已经宣布今年是“社会运动年”,我估计它会向街头路线和体制内抗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两者交替使用,互相配合,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面,很难说会以哪个为主,哪个为次。不过,“街头抗争”的频率、强度与力度必定会比以往大幅提升,台北的街头和议场又将鸡飞狗跳,没有了宁日。
徐博东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民进党可能首先要发动基层,到基层走透透的方式来酝酿、发动人气,宣传鼓动,选择适当的议题来发动街头运动,积蓄能量。民进党已经放话,要在520马英九上台一周年时发动罢免马英九的抗争活动。很可能从两个方面操作:一方面批判马英九所谓过度“亲中”路线,“出卖”台湾主权;另方面抓住马团队“拼经济”政绩不彰、失业率攀升等经济民生议题大作文章。从这里可以看到,前一个议题主要靠基层深绿选民的支持才能搞起来,而后一个议题则在消费券发下去之后,社会反应不错,接着马英九竞举时提出的“爱台12项建设”将渐次展开,再加上大陆经济有可能在今年第二、三季度开始逐渐复苏,这些都会对台湾经济有剌激作用,可以预见,下半年以后,台湾经济可能会有所起色。这样,民进党以经济民生议题所发动的街头运动恐怕会逐渐失去着力点,很难提出足以感动人心的口号。那么,民进党很可能还得靠操作政治性议题来造势。比如二二八马上就要到了,会不会再拿二二八做文章?刚才听众朋友说的3·28台北市大安区“立委”补选,民进党已经扬言要追究李庆安的“双重国籍案”。即将举行的第三次“江陈会”和下半年的第四次“江陈会”以及国共两党论坛,还有加入联合国的问题等等,民进党都有可能发动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政治操作。当然,这些议题是不是符合台湾主流民意?有多少人会在民进党的鼓动下走上街头?从目前情况来看,恐怕很难乐观。
对于民进党当前在两岸政策上的困局,以及今后民进党可能走的两岸路线,徐博东指出,民进党内一直存在要求调整急进“台独”路线的声音,但这些声音都始终无法成为民进党的主流。在“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裹挟下,李文忠、林浊水、洪奇昌、沈富雄等较为理性务实敢讲真话的人被打成“十一寇”、“西进昌”、“中国琴”,统统被边缘化,“台独”路线仍然是民进党的神主牌。党内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已经丧失了讨论问题的有效机制和空间,一昧回避矛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受制于党内派系势力,又缺乏胆识和魄力,短期内看不出有调整“台独”路线的可能。民进党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