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辛旗:胡锦涛讲话是民族复兴前景的规划

2009-01-06 13:01:00
来源:
字号

  人民网今天发表署名文章:《和平统一实践的总结 民族复兴前景的规划——学习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全文如下:

 

  30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当天,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有3个特点:第一,今天是我们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今天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第三,今天把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提到具体日程上来了。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的近代以来实现民族革命和推进现代化进程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时代背景。回顾30年,中央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凝聚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处理台湾问题的智慧,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不懈地发展两岸关系的结果;是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处理两岸关系政策策略的结果;是把握两岸关系主动权,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不动摇的结果。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在台海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的形势下,着眼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的一个战略性、纲领性文件,高瞻远瞩、气势恢弘、包容大度,具有重大现实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六点意见”。胡锦涛的讲话总结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得出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的结论,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人员往来、对外关系和结束敌对状态等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主张,展现了开阔胸襟和伟大气魄,体现了对实现两岸统一前景的自信,展示了两岸同胞共同迈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规划。

  二是从历史、现实、法理的角度对两岸关系现状作了明确定位。讲话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指出两岸关系目前尚未统一的状态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裂;两岸之间的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的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政治对立只有通过一个中国内部的政治谈判才能解决。胡锦涛特别强调,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也是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的政治基础。胡锦涛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位涵盖了两岸中国人都认同的中国概念,显示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

  三是从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出发,提出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国现代化。胡锦涛在讲话中从海峡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立论出发,指出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家园,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奋斗。这些论断,将两岸关系和未来中国统一,与中国的现代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两岸的统一是两岸政治、经济、文化、血缘和各方面利益的融合。

  四是用中华文化作为两岸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关系和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是突破两岸政治阻隔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两岸政治分歧和共创合作方式的调和鼎鼐之平台。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宝贵财富,台湾地域文化是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胡锦涛理解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并明确指出这种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近代历史复杂性的深刻把握,也体现对台湾同胞历经坎坷、饱受苦难悲情意识的理解,并希望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能够成为超越两岸意识形态之争、制度之别,共同处理两岸政治分歧的中介,成为两岸逐步走向融合、统一的先导,成为中华民族和平发展与统一进程中提升政治社会文明程度不竭的现实动力和不尽的精神源泉。

  五是着眼两岸关系现阶段的时代特征,为和平发展并走向统一规划蓝图。把和平发展作为走向统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处理两岸经济关系上,提出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的建议,表示两岸下一步可以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在台湾同胞关心的两岸和平安全问题上,指出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可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以此来彻底解决和避免两岸因兵戎相见对中华民族利益造成的伤害。对台湾同胞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问题,提出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这些合情合理的解决之道,反映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上,我们对岛内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政治力量的理解和支持,无疑将对今后两岸和平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六是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在规划两岸关系未来前景中注入了中华文化“致中和”、“重和谐”的理念。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4个“共同”,即“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共同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享有和平发展成果”,并提出台湾同胞将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伟大国家的尊严与荣誉,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前瞻未来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两岸和平发展和统一是政治、经济、文化和民心的全面融合。胡锦涛非常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复杂历史遭遇造成岛内出现了某些极端思想和历史怨恨,对岛内一部分人和政治势力尤其是民进党明确提出只要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我们就愿意与其接触、交换意见并正面回应。和平统一政策30年的伟大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的统一是世界和平进步力量的发展,不会对亚太地区及世界的繁荣稳定造成威胁,这一点也得到了对华友好人士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总之,胡锦涛的讲话总结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了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实际,展望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伟大前景,既有战略高度和远见,也有直面现实的胆略、气魄和务实精神,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相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将不断证明胡锦涛讲话具有的前瞻性、正确性。我们也坚信,只要海峡两岸、海内外的中华儿女能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必能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崭新的发展模式。(作者辛旗,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