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郭震远:把握历史机遇 开创两岸关系新局

2008-03-27 15:17:00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在《中国评论》四月号撰文,分析台湾今次大选结果的影响。文章指出,只有两岸共同努力,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全文如下:

  2008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已经落下帷幕。马英九大胜、两个“公投”均被否决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但预料成为现实,仍然令人欣慰。这表明,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海峡两岸关系将因此进入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两岸关系正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可以肯定,无论台湾岛内局势还是海峡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都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出现新的曲折;但更可以肯定,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就决不会再回到过去。只要坚持努力,对于台湾的未来,对于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都可以有很乐观的期待。

  台湾岛内局势的重大变化

  1月12日 台湾民意机构选举后,尽管有人强调选举制度改变的影响,但真正重要的是,台湾岛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及其影响已经显露端倪。 3 月22日 的选举结果,包括两个“公投”均被否决的结果,则让所有的人,无论喜欢与否,都清楚地看到,台湾岛内局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这一变化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超过八年前发生的所谓的第一次政党轮替。

  这一次选举最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就是:1 月12日选举民进党惨败后,谢阵营完全抛弃了关于“优质选举”的承诺,也不再强调“和解共生”、“幸福经济”的口号,而是再度操弄民进党惯用的竞选手段,对马、萧及他们的家人大肆“抹黑”、“抹红”,造谣中伤,无所不用其极,与当年陈水扁的竞选相比,除了没有“两颗子弹”,一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结果都无效,甚至比“ 1·12 ”败得更甚。无论谢阵营、民进党怎样评估他们竞选的得失,但他们的大败清楚地显示了,台湾民众从总体上已经变得理性,则是不争的事实。

  2000年和 2004 年陈水扁两次胜选,他的“奥步”固然是决定性因素,但当年民众的非理性则是运用其“奥步”得逞的基础。一句“肚子扁扁,也要选阿扁”,再清楚不过地反映了当时的非理性。尽管泡制这句口号者肯定“肚子鼓鼓”,却确实把握了相当多人的非理性思维。现在,八年的现实已经让台湾民众在总体上变得理性起来。陈水扁、民进党执政八年,成了地地道道的“白卷先生”。不仅没有任何政绩,而且给台湾的社会、经济造成空前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可能还将继续损害台湾好多年!在这八年中,台湾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和族群撕裂、道德败坏沉沦,都源于陈水扁及其执政团队的贪腐、独裁。

  如果说, 2004 年陈水扁还能以其一贯的伎俩和“两颗子弹”,通过煽动不少人的非理性情绪,而侥幸胜选,那么今年则无论“一周一利多”,还是“入联公投”;无论“特别费官司”、“绿卡事件”,还是抹红对手将“两岸共同市场”,歪曲为“一中市场”,都再也不能为民进党赢得四年了。因为台湾民众已经在总体上变非理性为理性了。由于痛苦的八年、失去的八年,在台湾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治清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两岸和平,对于自己、家庭,乃至整个台湾的今天和未来,才是真正重要的。这就是台湾民众总体变得理性的表现,不仅对这一次的选举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且还将对台湾的各方面都产生同样的影响。

  八年来,实际上20 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台湾就一直处于激烈、频繁的变化之中。从对台湾和台湾民众的影响来看,这些变化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一段时间里,非理性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最为消极的变化。但是,物极必反,回归理性是历史的必然。对此视而不见、逆势而动,甚至企图操弄民意,虽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必败无疑。谢阵营和整个民进党,这一次就这样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败局。无论对于再度成为在野党的民进党,还是重新执政的国民党,能否认识幷牢记这一教训,都是极其重要的。

  海峡两岸关系将进入重要的新阶段

  20 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过去八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一直处于两个前途的较量之中。一方面,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持续、大幅度地发展,已经达到很大规模,在成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也将两岸紧密地联系起来,已是欲分不能;另一方面,“台独”势力从来就没有停止其分裂活动,尤其陈水扁执政以来,不断挑起事端,制造台海紧张局势,加紧推进“法理台独”,一再向祖国大陆挑衅,导致两岸关系长期陷入僵持局面,幷且时有发生危机之虞,台海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二十年来,这两方面一直交织在一起,都在发展,都相互制约,形成了海峡两岸关系特有的复杂局面。3 月22日的选举后,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即将失去政权,而“入联公投”遭到否决,更表明“台独”又一次被台湾民众唾弃。显然,海峡两岸关系将因此进入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