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王正方:当局又改语文课本 心胸狭窄行为卑鄙

2008-02-20 09: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台湾的“教育部”继续推动“正名”运动,趁着修订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将“中国文字”改成“汉字”,“国语文”、“中文”改成“华语文”,“乡土语言”改称“本土语言”,明显地又朝着“去中国化”迈了一大步。但凡有“中国”、“中”或“国”的字样,绿色政客都看不顺眼。挟着强力拆除“大中至正”匾额之余威,进行一场文字狱。封建时代要避讳帝王名字,皇帝的名字不能念出声,那两个字也不准写,必定要写的话得故意多一笔或少一笔,否则有冒犯圣上之罪。如今在台湾“中国”二字也成了忌讳,想来是执政者见到它就不自在,心绪不宁,用多了看多了,自己的政治意识和立场会逐渐不正确起来,这也是十分值得同情的事。

  台湾的绿色政治人物可能多数都没读过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然而他们都像极了阿Q的转世投胎,个个具备着十足的阿Q精神。九年一贯的中小学教材内容修订不知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把带有“中”和“国”等字样都由语文课本中去除,就能提高学子的语文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把中国文字改成汉字,“国语”、中文变做华语文,目的是宣扬台湾最多占1/4人口的偏狭意识形态,让这批人心中暗暗叫爽。这简直是拿着中小学的语文课本进行意识上的自渎,行为很卑鄙。基本教义派要“独立建国”没人管,能说服多数台湾人同意吗?心胸狭窄到把“中”字、“国”字都禁用,以后老百姓还怎么沟通呢?

  “国语”是数十年来台湾通行的用语,指的是以北京音为标准的中国话。“国语”两个字其实没有任何政治问题,只是“台独”分子极不喜欢北京语音。依他们的心愿,“国语”应该是“台语”,即以闽南语音为标准的中国南部方言。其实这种做法在政治上也极不正确,因为台湾还有其它族群的语言,如客家语、原住民语等等,而且根本也行不通,即使基本教义派明天就宣布以“台语”为“国语”,全岛的语言文字一律用“台语”话来沟通,立时将发生严重的障碍。因为以文字传递讯息就很困难,“台语”有音无字的情况处处皆是,即使有人用自以为是的“汉字”来标音,使用者也多数互不苟同,争议频频。

  认真来评估,当今在台湾能把“台语”说得流利生动、用词确切精准、深入浅出、幽默典雅的人,直如凤毛麟角。多数所谓本土色彩浓厚的政治人物,出言粗鄙、满口俚俗秽语、哗众取宠,基本上是在玷污这个古典中国南方语言,而且不时夹杂着浓厚“台语”口音的“国语”词汇,否则就无法表情达意。真心想把“台语”变成“国语”的志士们,该好好努力,用点功夫恢复这个古语的文字,直到有一天“台语”有音有字,大家能够以它的文字写出法律文件、文学作品,更广为人民使用接纳时,再推动这个“正名”、“去中国化”等运动,方才算勉强有个立足点。一批不肖子孙,数典忘祖,先辈传下来的优雅语言,被他们说得半咸不淡、庸俗化,发音是否标准还有待专家检测,说出来的话写不出相应的字来,这离“国语”还很远呢!

  把中文改为汉字或华文,当局的用意是采用新加坡、韩国、日本的做法,如此也就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和新、韩、日并驾齐驱,在意识上也形同“独立”了。8年绿色执政终于留下来能见到的成绩,算是在“去中国化”上立了一大功。这种“阿Q式的胜利”实在太典型不过。

  (作者系台湾电影导演、资深政论家)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