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泉:民进党若不改弦更张必定自食恶果
我在已经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已指出国民党在二战后接管台湾和自大陆退居台湾后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其中特别是对台湾同胞所犯的错误,然后又指出民进党主政台湾后对国民党及随国民党撤至台湾的大陆军民在政策上所犯的错误。目前民进党对于国民党的做法,实际上已完全“情绪化”。
一、应该如何对待已被打败的政敌
民进党自2000年主政台湾以来,到现在快八年了,究应如何善待已被自己击败而下台的对手国民党,至今仍未找到正确的对策和做法。
共产党和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呢?早在五十年代末,毛泽东就表示了这样的态度:“历史上凡是不应当否定的,都要做恰当的估计,不能否定一切”。1956年10月,毛泽东还私下对蒋介石的一个朋友说:对于“蒋介石在中国现代史中起的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1956年7月,毛泽东还通过蒋的这位朋友,给他带去亲笔写的一首词《临江仙》,其中有这样两句:“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本是政敌,手下败将,却又对之如此含情脉脉。1972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仍把蒋先生称作“老朋友”。这充分表现了毛泽东主席的宽宏大量与开阔胸怀。如果不是后来因为中国大陆爆发了“文革”,这两位老人还可能会重新“握手”。
二、民进党对待国民党做法不得人心
对待历史总是应该向前看的。而反观今日的台湾政坛,既然国民党已被击败而沦为在野党,就应该政策上加以善待。而一个时期来,民进党将国民党制定的政策一概否定,凡是国民党承诺的东西一概推翻,凡是国民党推崇的领袖或人物一概推倒,凡是与蒋氏家族有关的匾额、纪念堂、纪念称号、以至“两蒋”坟墓,都列在清除或搬迁计划之中。什么“国统会”、“国统纲领”、“九二共识”、“一中”政策,统统见鬼去吧,什么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三民主义之类的人文历史,也都不会放在眼里。“去蒋化”,“去民国化”,“去中国化”,能清算的就清算,能否定的就否定,不仅株连活人,也株连死人,甚至祸及祖宗三代,后世子孙。马英九连已故父亲的墓碑题词不就曾被取出揭批吗?民进党内部不是还对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以及国民党戒严时期的“涉责者”炮制出了一个什么被称为“株连九族”的“违法责任追究特别条例案”吗?等等。过去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民进党今天则还以“绿色恐怖”,搞得鸡犬不宁,遍地烽火,人心惶恐、社会不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什么样的政策?完全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情绪主义者,流寇主义者,虽侥幸取得政权,但却无法赢得人心,稳定政局,巩固政权。我认为民进党如果不改弦更张,肯定会自食恶果。
人们已注意到,现被少数极端主义分子所控制的民进党,实际上已蜕变为一个“情绪化”政党。以感情代替政策,以唯心代替唯物,没有远见,没有理智,没有包容,缺乏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虽然一时取得了政权,但就像李闯王进京一样,勇猛可嘉,得意忘形,然却目光短浅,没有长远打算,能捞点就捞点,捞不了就再跑。
三、中共衡量台湾政党的标准是“一中”
这里还要特别补充一点,当年毛泽东对蒋介石,在他逃到台湾后,之所以又开始由“敌”向“友”转化,是因为他坚持“一中”政策,反对美国和岛内分裂主义者的“两个中国”和 “一中一台”政策。当年中国大陆的“炮打金门”,实际就是支援蒋先生的“一中”政策的。这说明,毛泽东始终是以人民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考量的。而今天的中国大陆,之所以愿意与在台湾的国民党实现“国共和解”,“化敌为友”,同样是因为它坚守“一中”和“九二共识”,亦即我们同样是以人民利益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先来考虑的,决不计较历史上的任何个人或政党之间的一时恩怨。有些民进党人,对此并不瞭解,一味“情绪化”。有人甚至说:民进党之所以在台湾对国民党采取“无情打压”手段,是“杀鸡给猴看的”,意即针对中共、针对“国共和解”、针对“一中”原则的。对此,中国大陆不会理睬。中国大陆所坚持的“一中”政策,是不会因为民进党有不满而有任何动摇的。他们越是不满,就越说明我们所坚持的是对的,越会促使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下去。我们对美国尚然如此,难道还怕一个最多不过几十万人的民进党反对?
老实说,只有坚持“一中”原则,才能保护台湾不被外敌侵犯,这既是“爱台”又是“爱国”;而相反,放弃“一中”,反对“一中”,这既是“卖台”又是“卖国”。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不管是绿营还是蓝营的,只要能遵守“一中”原则,我们就支援,愿与打交道,否则就反对。之所以必须这样做,相信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都会明白和理解其中道理。
当然,民进党之所以对国民党如此“情绪化”,还不仅是以上这些。例如,国民党反对民进党撕裂族群,反对他们忽视民生经济,特别是狠揭他们的贪腐行为,这些都刺痛了当政者的心,于是起而进行报复。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就顾不上“民主”了,而是以“政治帽子”和高压手段来应对。我个人和一些民进党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不是他们做得“过头了”,而是做的“很不够”。他们对付民进党的错误做法,实在太无力、太软弱了。因别的文章已经谈过,这里就不想多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