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戒严是说笑 扁的特务机关更可怕
无论任何地区,人们都畏惧特务,特务打着“国家安全”、“国家机密”、“惩治贪腐”的旗号,而拥有极大的便宜行事权力。在法治程度不足,特别是喜欢把司法变成政治工具的国家,这种在法治体系内长出的特别机构就更让人害怕了。
上个星期,台湾的“立法院”赶在会期结束前,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法务部调查局组织法”的修订,让“调查局”组织扩编,由7个处增为15个处,法定员额则增加211 至308人。台湾的“立法”工作一向迟缓,许多法案经常一拖数年,而这个特务机关的组织法,从案子提出到三读通过,却只花了一个星期,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到底透露出什么蹊跷呢?
知名政论家南方朔今天在香港《明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当中的道理一点也不难明了。日前民进党的最高辅选系统,召开了所谓的“府院党舆情会报”及“反贿选小组”联席会议,这两个会议乃是民进党权力核心的动员会议,这个会议已决定透过特务及“司法”检察官系统查察贿选,将是明年选举的重要目标。对即将选举的“立法委员”而言,只要选举期间被“调查局”盯上,随便做出一点动作或放出一点涉及贿选的消息,那么他就不必再选了。为了息事宁人,卖个交情,于是整个“立法院”无分朝野,不管蓝绿,所有的“立法委员”集体放水。法案一个星期就过关,在整个过程里没有一个人发言。这是举世罕见的政治勒索,而它居然成功了。台湾民主素质的沉沦,居然到了这样的程度!
事后,媒体在惊讶之余,分别访问了许多“立法委员”,他们的答覆很简单:“我们也怕调查局啊!”在“立法”期间,“调查局”派出大批调查员“拜访”“立法委员”,“希望”能够支持这个法案,为了“答谢”支持,到了选举时一定会大家彼此照顾,不会找麻烦。就这样,政治勒索就轻轻松松达成目标。台湾连高高在上的“立法委员”都怕“调查局”怕到这样的程度,那么“调查局”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台湾的“调查局”在系统上类似于美国司法部下属的联邦调查局。这种特务机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难免双手搞得十分骯脏,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当年镇压美国黑人及印第安人民权运动,渗透颠覆青年不满运动,设局陷害某些国家的公司制造出产业间谍及偷窃科技机密案,另外还有当年的李文和案,但因美国的政党政治毕竟早已成熟,因此联邦调查局还不至于用它的权力来对付别的政党之候选人。但在台湾却不然了。
台湾的“调查局”前身是国民党早期的“中统局”,相当于某种形态的政治警察,专门用来对付异己。尽管现在台湾已民主化了,但这种坏基因却一直留存,这就是所谓的“司法警察不中立”、“司法检调选择性办案”。由于这种机构具有体制上的合法性与权威性,用这种机构在选举时打击异己,比起候选人自己的胡乱指控当然好了太多。过去有次“立委”选举,国民党的女性候选人胜券在握,“法务部长”利用“调查局”硬是指控她送给选民的“伪钞检测笔”超过法定的台币30元,因而是贿选。贿选的指控一出,该候选人即告大败落选。
尽管后来法院认定该礼物的成本批发价确实不必30元,因而不算贿选。但这种迟来的正义,对于已败选的候选人又有何意义?台湾的法律又没有规定胡乱指控所扭曲的选举必须重来。这种法律关系的不对等,遂给了“调查局”可以胡乱指控的权力,台湾的“立法委员”都怕“调查局”,良有以也。只是“立法委员”在政治勒索下放水,让“调查局”扩编及增加员额,选举时“调查局”就不会找他们麻烦,但他们的这种期待有可能成真吗?
文章说,上星期除了“调查局组织法”的顺利三读,让人见识到台湾特务机关的威力外,同一周内,台湾的“国安局”大阵仗的搜索一家出版社,更让人看到了特务机关恐怖的另一面。
有一个“国安局”的退休副处长萧台福,他过去管的是所谓的“学术情报”这个项目,台湾女间谍程念慈案等,都是他的管辖范围;此外,他也是“国安局”内部人员训练的讲师。他退休后写了一本《情报生涯30年》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在出书前他早已将原稿交给“国安局”审查,但两度去函讯问,上级只说是不同意,却未主动做出任何联系或具体说出要修改的内容。于是在没有下文后,他和出版社即将该书出版。于是“国安局”遂大阵仗展开搜索及没收。台湾的“国安局”手下有自己的检察官,意思是说它决定要搜索谁,可以不经“司法”管道即自行决定。它派出3个检察官率同一群检察事务官大举闯入出版社搜索兼没收,这是近年来台湾已少见的场面,难怪让各方惊恐不已了。此案之可议处有三﹕
(一)作者出书前即将原稿上呈,要求审查,为何该局不正视此事,在事前即化解问题?
(二)该书其实在11月即已上了网络书店,为何拖到12月才大阵仗出面搜索,这似乎显示出该书的严重性并没有太大,既然可以拖上一个月,那么它后来的大阵仗搜索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媒体报道称,该书主要内容其实像是教科书,是作者以前在“国安局”上课时的讲义重新编写而成,讲原理原则多,具体情报事例少,因此该案涉及泄密的成分不大,反而可能只是“国安局”本身内斗的延长。
文章认为,“国安局”的大搜索,确实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但值得注意的,却是它大搜索的场面。“国安局”对此案理论上有许多处理方式,而它竟选择了最耸人听闻的大搜索,这个动作究竟在暗示什么呢?近期以来,台湾的“国安局”已地位愈来愈突出。今年双十,“总统府”前阅兵,“国安局”即在“总统府”顶楼安排了狙击手,用远距狙击枪盯着现场,这是在刻意制造恐怖的怪异气氛。而现在“国安局”又大场面搜索出版社,它即难免让人和狙击枪联想到了一起,目的是要制造某种严峻的气氛。
有人认为前个星期陈水扁才说过“考虑戒严”,他的话虽然后来收回,但他会说出那样的话,不正是企图把台湾的形势搞得紧张起来吗?由“考虑戒严”到“调查局”扩编,再到“国安局”大搜索,这都是在搞气氛,到了最后,这种气氛又会变成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