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大校长:办优质大学才能吸引大陆学生

时间:2009-02-01 09:46   来源:香港中评社

  香港中评社第三次高层访问团第三次访问台湾期间,拜会并访问了台湾最大的私立大学——淡江大学的校长张家宜,张校长就两岸教育、学术交流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把自己的大学办好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没有吸引力,”要“创建优质、精致的大学迎接陆生的到来”。

  专访文章刊登在刚刚出版的《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上。文章内容如下:

    淡江大学是台湾最大私立大学

  中评社访问团:淡江大学的发展成就令人敬佩,请问张校长,为什么将未来的目标定位为“精致大学”?“精致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涵义?其次是学校在软体、硬体方面,包括教学设施、教师等,如何适应“精致大学”的发展方向?

  张家宜:我们的目标是向优质、精致方向发展。由于我们是私立大学,所以不能在经费上与公立大学相比,从政府得到的经费一般也就是百分之十左右,其他的百分之九十就需要自己筹措。而学生的学杂费,政府是有规定的,不可以太高,限制得非常严格。应该说,私立大学每年的经费问题是比较辛苦的。

  淡江大学还算是比较幸运,早年发展得比较顺利。目前我们的规模已经达到两万七千多学生,是台湾地区私立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者是过去的努力使我们有了这样的规模,不断发展硬体,隔几年就用积累的钱盖楼,慢慢累积到了今天的规模。两万七千这个数字,我们十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目前我们的校区已经是满饱和的了,所以也没有打算再增加。在硬体方面,我们也已经比较完善了,基本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楼。

  2007年我们做了一些合并的事情,就是将一些系所进行调整,先进行内部整合。就是我们在量的部分不再增加,但是从品质着手改进,向优质、精致发展。

    淡江大学最早设立两岸事务小组 两岸教育交流的新思考

  淡江大学在两岸交流的部分发展得是比较早的。作为私立大学,我们在交流方面比较有弹性。实际上1991年就与厦门大学开始交往了,那个时候两岸可以说刚刚解严可以有接触。因为公立学校的管理者是公务员身份,那个时候不适宜与大陆接触,而我们比较方便。可以说,淡江大学是最早与大陆开展学术、教育交流的。

  早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觉得未来的两岸交流乃是一个趋势,所以在一九九三年淡江大学就成立了一个两岸合作小组。我在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就兼任两岸合作小组的召集人。这个小组的召集人一直都是由副校长兼任,表明学校对两岸合作非常重视。我们在那个时候就鼓励我们的学者与大陆交流,早期甚至是对两岸交流的机票、住宿实行全额补助,因为我们知道两岸的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教授插话:淡江大学是全台湾大学面第一个设立两岸事务小组的,也是第一个有固定编列预算的,当时每年就有一百万人民币左右。至今在台湾的公立、私立大学面,也是唯一既有专门的编制,而且有专款的两岸事务小组。)

  前几年,两岸学界的交流是淡了一些,如今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交流,我们有一些新的思考,也有一些新的安排,比如我们已经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有交换学生的安排,而且交换的时间越来越长。

    如果台湾承认大陆学分 会有更多交换生到大陆

  中评社访问团:马政府上台以后,两岸交流推展得很快,那么张校长对招收陆生方面以及其他教育交流方面,有什么思考?作为最大的私立大学,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什么安排?

  张家宜:我们是非常乐意朝这个方向去做。淡江大学目前与全世界103个姐妹学校之间交流非常活络,2008年就有452位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出国一段时间,大多数会长达一年。先前我们的学生到大陆交换,时间只有两个月,关键是在大陆学习的学分台湾还不承认。我们是鼓励学生到台湾以外的地方互换交流,如果政府能够承认大陆学分,大陆将是一个很好的点。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那边去一年,不必像现在这样只能有很短的时间。

  从我们学校而言,当然是乐见早日开放陆生来台学习。

  (戴万钦副校长插话:对于陆生来台,还要看政府的政策,可能会实行联招的方式,以免台湾的大学自己去竞争。我们目前就是与大陆的各个学校接头,把自己的知名度打开来。如果届时真的可以单独招生的话,我们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