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东:两岸僵局依旧,新年仍须努力(2)
2001-04-10 17:32:00
来源:
字号
(一)“遏独促统”的力量稳步增强。过去一年来,在祖国大陆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促进统一、反对“台独”的因素继续快速增长。在两岸实力对比上,我强台弱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对岛内“台独”势力上台保持着更大的压力与警觉性,牢牢把握住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年内,祖国大陆在扎扎实实增强自身实力、作好必要准备的同时,也适时地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大对岛内的影响力。2月,国务院台办、新闻办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提出了备受瞩目的对台使用武力的“三个如果”,在岛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地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幕后支持者。3月,朱容基在人大记者会再次警告“搞台独没有好下场”。5月20日,台办又受权发表声明,提出恢复两岸商谈的两个条件:即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8月,钱其琛副总理在会见联合报系大陆参访团时,对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作了阐述,提出“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表述。海内外舆论对此高度关注,认为它蕴含了重要的政策讯息,表明大陆更有信心,对台湾更有善意。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将完成祖国统一列为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体现了大陆尽早实现统一的坚强意志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年末,外经贸部又发布《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大框架更趋稳固。虽然陈水扁上台后承袭李登辉路线,继续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但收效甚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一些地区性国际组织在民进党上台后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陈水扁、吕秀莲的所谓“元首外交”不仅未达到“固邦”目的,而且在岛内引起种种非议。10月,在55届联大上,台“参与联合国”活动连续第八次遭到挫败,尤其是美、英、法等国首次在联大总务委员会上发言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此外,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也行动起来,一些国家成立了和平统一促进会,并先后于8月和11月在德国柏林和美国华盛顿举行两次全球华人“反独促统”大会,海外“反独促统”的战线正在逐步形成。
(二)台新当局 “以拖待独”的政策受到在野势力的强力牵制。去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大陆政策上,岛内出现了“在野逼官”的势头。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在“反独、反扁”问题上正式结盟,强烈要求陈水扁当局回归“九二共识”和国统纲领,尽速召开国统会;在野三党并积极与我沟通交流,对陈水扁“以拖待独”的大陆政策形成强有力的制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抵制李远哲的“跨党派小组”及其所达成的共识。陈水扁利用李远哲炮制“跨党派小组”的目的是,企图冷冻、虚化乃至取代国统会,拉在野党派为其大陆政策背书。然而,小组一开始就遭到国民党和亲民党的反对,新党在有条件加入后,也在中途退出,使“跨党派小组”无党可“跨”,沦为民进党的“一党小组”,缺乏权威性和代表性,小组功能不彰、形同虚设。对于小组所炮制的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共识,在野党派也是同声反对。
二是,升高反“台独”调门,迫陈回归“九二共识”。对于陈水扁蓄意回避、拒绝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的“台独”言行,在野党屡屡一针见血地加以抨击和揭露。国民党主席连战公开直言,国民党是由全中国人组成的政党,坚定排拒“台独”,党的本土化不是“去中国化”;1992年两岸曾达成共识,两岸不能恢复对话,“现在问题卡在我们这边”;国民党抨击陈水扁两岸政策的基本点是“远离中国”。亲民党和新党也批评陈水扁“大陆政策在方向上、心态上、操作上都已经出现偏差”。在野联盟成军后,进一步提出“六点共同声明”,要求陈水扁回归“九二共识”,尽早突破两岸僵局。
三是,打“大陆牌”以突显陈水扁当局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自7月份以来,在野三党的重量级人士,如“立法院”党团干事长何智辉、前“立法院长”亲民党核心成员刘松藩、新党“立委”冯沪祥等先后组团访问大陆,并与海协进行沟通、对话,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两国论”等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对陈水扁主导的大陆政策形成严峻挑战。此外,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及其他在岛内有影响的前政界重要人士和现任“立委”,如前“行政院长”郝伯村、国民党前秘书长章孝严等也纷纷赴大陆参访。大陆政策已成为在野党制衡民进党、争取民众的重要工具。
(三)台湾当局拒绝“三通”、“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面临更大的挑战。新当局上台以来,由于岛内政经乱象不止,两岸即将加入WTO的压力,工商界要求陈水扁尽早开放“三通”、放弃“戒急用忍”政策的呼声日趋升高。与以往企业家个人喊话、发牢骚的情况不同,此次工商界对台当局大陆政策的施压具有声势大、层次高、联合行动的特点。如,12月,岛内工商界的领军人物、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邀集一些大企业家协商对策,公开抨击“民进党比不上国民党”,“没有宏观的大陆政策,让工商界吃老本”,“台湾三年后将百业萧条”。此后,台塑企业总经理王永在宴请包括“立法院长”在内的20多位“立委”,游说他们向陈施压。台湾工业总会等四大工商团体也集体向“行政院长”张俊雄“表达意见”。一年来,工商界的强烈反弹已取得初步成效,赴大陆的投资大幅增加。据台“行政院主计处”公布数字显示,2000年前11个月,经核准的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达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7%。台当局的经贸政策也有所松动和调整,将被迫有条件开放高科技企业等赴大陆投资,并准备以“动态调节机制”有限度放宽投资限制。岛内大财阀和工商团体的联合行动使陈水扁当局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综上所述,过去一年,贯穿两岸关系发展的主线仍然是围绕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陈水扁上台以来的种种作为表明,台湾当局不仅没有任何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也不可能放弃其“台独”立场。从统独斗争的总体态势看,一年来,虽然两岸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有所增大,但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远超过消极因素的增长,大陆始终掌握两岸关系的战略主导权。展望新的一年,两岸围绕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依然复杂尖锐,两岸关系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两岸加入WTO、“立委”县市长选举,美国新政府的对台政策等都将对两岸关系造成冲击,短期内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仍不乐观。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