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大陆机遇”导向下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选择

2017-11-29 08:4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变化与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趋于消极的背景下,海峡两岸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岛内政局的变化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格局的变化,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岸公权力主导推进的经济合作中断,原有经济合作机制受阻,两岸经济合作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为主导及以“大陆机遇”为导向的两岸经济合作态势。

  一、祖国大陆“区域发展导向型”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放弃马英九执政时规划、有意与祖国大陆自贸区对接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又失去原本最期待的参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机会,台湾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严重受挫,于是台资企业转向参与祖国大陆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一个重要方式。其中,台湾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重要选择。台湾当局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态度消极,比较排斥,而且在新的两岸政治形势下,已无法实现两岸“一带一路”合作,但祖国大陆欢迎台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合作,而且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台商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考察。台湾企业界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态度积极,愿望强烈。据报道,台企联计划集资1500亿元人民币,选择祖国大陆多个地点布局“一带一路”建设,其中西南地区成为台商布局“一带一路”的重要选择。台企联会长王屏生有意到云南瑞丽口岸与广西东兴口岸等地投资。两岸企业界与学界广泛讨论台商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与途径。在互联互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为主的“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台湾企业要找好角色定位颇为重要,尽管不大可能扮演主导或龙头性角色,但可以发挥台湾企业提供产品、技术与服务等优势,扮演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你无我有”与“你有我优”的角色。

  二、祖国大陆“园区建设导向型”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祖国大陆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出不同性质与不同开放程度的园区规划与建设,从而不断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新渠道。

  一是参与祖国大陆自贸区投资与合作。祖国大陆已先后设立7个自贸区,提供更多特殊优惠政策,尤其福建自贸区还有专门的涉台开放内容,台商也积极布局,将成为未来两岸园区经济合作重要选择。二是国家级新区合作。包括雄安新区在内,祖国大陆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投资均是对外开放的,也积极鼓励与吸引台商投资合作。三是其他地方重要经济开发区与产业园区。四是祖国大陆不同类型的两岸产业园、科技园与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区域发展。

  三、祖国大陆“产业政策导向型”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海峡两岸均有不同的产业政策规划与重点产业发展设计,蔡英文当政后推出并推动“5+2”创新产业,后发展为“5+2+3”等10大产业,分别是亚洲矽谷、绿能科技、生物医药、智慧机械、军事防务、新农业、循环经济、数位创新、文化科技、晶片设计与半导体前瞻科技,这些都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大利基与条件。但因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台湾已放弃两岸产业合作政策,于是当前与未来两岸经济合作一个主要途径是着眼祖国大陆主导的产业规划与产业布局。包括“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云计划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祖国大陆每一项国家重大产业、经济政策方案或规划的出台,都预示着政府政策的导向、倾斜与支持,会带来庞大的市场商机。台商非常关注祖国大陆经济发展趋势,善于抓住中央经济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商机,将为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生产巨大的政策动因,不断推进两岸产业与经济合作,也是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

  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政策导向,为两岸产业与经济合作开辟了巨大空间,也提供庞大商机。现阶段与未来最值得关注与颇具潜力的产业合作,主要包括面板、半导体、机器人、AI(人工智能)、循环经济、跨境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养老等产业。当然,任何一个行业与领域,只要有条件与利基,都是两岸产业合作的目标,只有掌握关键技术与核心竞争力,都会找到合作的利基。

  四、祖国大陆“市场规模导向”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两岸经济合作一个重要推动力或市场诱因是祖国大陆庞大的人口与市场规模。祖国大陆有13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70万亿元人民币,年进口量接近2万亿美元,这种人口与市场规模,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台湾企业开拓祖国大陆市场的重要动力源。台湾企业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特长、技术产品与销售渠道,是与祖国大陆经济合作的重要资产。就不同行业与产业观察,祖国大陆庞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两岸产业与企业合作。如一年全球19亿支智慧型手机市场,祖国大陆占了近30%;2017年,祖国大陆液晶电视销售近6000万台,占全球市场30%;祖国大陆记忆体消费量占全球50%。依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5年,全球电商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电商规模近2万亿美元,其中B2C市场为617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目前,祖国大陆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台商要充分通过自己的优势与祖国大陆开展合作,积极参与与开拓祖国大陆市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五、祖国大陆“地方政府导向型”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公权力经济合作无法持续,两岸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困难,但以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祖国大陆地方政府,仍然致力于与台湾企业投资合作,尤其是鼓励先进、创新、绿色产业项目合作。台商在看好祖国大陆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希望争取到更为优惠的地方政策待遇。在这种背景下,祖国大陆地方政府主导的两岸经济合作有所发展与突破,其中有近两年来三个重要案例。一是台湾半导体龙头企业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合作兴建台湾半导体产业园。2015年年底,台积电宣布在南京投资半导体厂,第一期投资30亿美元,2016年初动工兴建,标志着世界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全面布局祖国大陆市场。二是台湾宏达电集团与深圳市政府的新兴产业合作。2017年3月,双方成立国际虚拟实境研究院(IVRI),将共同在“虚拟实境”相关设备、技术、行业应用、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合作,希望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以研究院为核心,在深圳构建良性循环发展的虚拟实境生态系统。以智能手机起家、开始大力发展虚拟现实(VR)产业的台湾宏达电公司,看好祖国大陆市场,将与祖国大陆不同领域的企业开展更大范围合作。2017年3月,宏达电与华纳影业公司达成策略伙伴关系,独家成为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新作“一级玩家”所有虚拟实境(VR)的内容制作,以及线上线下推广活动独家虚拟实境合作伙伴。另外,宏达电与国美签订合作协议,将成为国美虚拟实境电影院技术合作伙伴,为国美2017年在祖国大陆首批一百家虚拟实境电影院提供支援。三是鸿海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合作建设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2017年3月,鸿海集团宣布在广州兴建以10.5代显示器为核心的全生态产业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610亿元人民币,预计月产9万片,年产能920亿元人民币。据报道,这一庞大显示器产业生态园区带来包括亚翔、汉唐等上百家供应链企业,鸿海下属企业就有京鼎、天钰、荣创、群创、阳程等以及国际大厂思科、康宁等参与。另外,2017年4月,台湾隆达公司与安徽滁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投资兴建苏滁现代产业园,占地12万平方米,以LED晶片、封装等产品为主,预计2019年量产。这一经济合作模式或路径,是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六、祖国大陆“共享经济导向”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祖国大陆庞大的人口规模、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与普遍的智能手机使用,造就了祖国大陆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庞大商机,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渠道。短短两年时间,祖国大陆共享单车呈现爆发式发展,为两岸自行车行业及相关零部件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摩拜与OFO两大共享单车平台,预计2017年单车生产量超过1000万辆。台湾一向是自行车及其零部件重要生产与技术提供者,于是祖国大陆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台商的生产供给形成一种行业供需合作。尽管走中高价与休闲运动车路线的台湾自行车龙头企业美利达坚持走高端发展路线,不愿意进入祖国大陆单车共享平台,但其他自行车行业与上下游企业则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而且已加入祖国大陆共享经济产业链。据报道,台湾“轮胎双雄”正新与建大两家企业,已成功进入摩拜与OFO两大共享单车车胎供应链,带动两家企业在岛内、祖国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工厂的生产。其中建大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车胎供应量将超过1000万条。同时,全球链条龙头生产企业台湾桂盟集团一举拿下祖国大陆共享单车市场近80%链条订单。据最新报道,祖国大陆共享单车爆发式发展,像及时雨,让台湾轮胎业摆脱衰退,预计2017年自行车需求量增至3000万辆,较2016年增长10多倍,台湾轮胎厂正新与建大锁定潜力商机,联合打入与摩拜合作密切的鸿海富士康供应链,2017年自行车车胎出货量大爆发,全年上看2000万到3000万条规模。祖国大陆共享经济发展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开创更大发展空间。

  七、祖国大陆“产业供应链导向”两岸经济合作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与分工精细化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不断深化与发展,两岸也加入这一国际产业链与供应链,形成两岸紧密的产业与经济合作体系,并持续围绕产业链进行合作,以求得新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台湾企业参与祖国大陆主导的产业供应链体系,实现一种共同参与式的合作发展。其中有三种主要参与合作方式。

  国际跨国公司主导的包括台湾与祖国大陆企业在内的国际供应链,是两岸企业的国际经济体系合作。其中苹果供应链最为典型。2012年开始,苹果每年公布供应链名单,包括材料、零组件与最终组装服务商名单,公布名单大约占供应链企业总数97%。根据瑞信证券公司资料,2016年度苹果从手机到电脑供应链分布情况是:以中国大陆349家厂商居首,其次是日本139家厂商,第三是美国60家厂商,第四是台湾42家厂商。在发展趋势上,日本与美国厂商持续减少,中国大陆与台湾企业持续增加。苹果公布的2017年度前200大供应链企业名单中,台湾39家,较2016年度少了友达、谷崧与兆利等3家。其中,鸿海集团有27个厂区据点入列,是苹果供应链台湾企业的最大赢家。2017年度与2012年度相比,苹果供应链企业总数由156家增加到200多家,但台湾供应链企业数一直为39家(期间略有变动),显示台湾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变化不大。尽管如此,苹果供应链支撑起台湾电子科技产业一片蓝天。据凯基投资顾问公司研究,苹果iphone系列商品对2017年台湾企业获利贡献达13%,比2007年的4%增长2倍以上,外资买超台湾10大个股半数是苹果供应链企业。

  当然,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上,不仅只是苹果供应链的一环,还有其他企业供应链的一环。如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不只是苹果的晶圆代工者,也是高通、博通、英特尔、新思国际等晶片供应商代工。就是说,台湾有强大的参与国际供应链的能力与优势,为两岸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台湾大型企业在祖国大陆投资形成的两岸产业合作与供应链体系,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形式,并应作为未来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岸经济合作一个重要方式是“大鸡带小鸡”的集团式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台湾大型企业到祖国大陆投资重大项目,带动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共同投资,就近供应相关产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近年,台湾两大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与联电分别加快在祖国大陆投资布局,促成与带动台湾半导体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2015年,联电公司在厦门投资,建立联芯公司,2016年年底正式投产,以40纳米制程技术为主,月产能约1.1万片。2017年3月,台湾“投审会”批准联电公司以更先进的14纳米在台量产后,可将落后一个世代的28纳米制程技术授权厦门子公司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将加快祖国大陆东南半导体产业的新发展。2016年,台积电在南京的半导体厂正式兴建,同样带来大批供应链企业。台湾日月光集团营运长吴田玉表示,在消费性电子领域,两岸基本呈现“8成合作、2成竞争,百分之百正能量”,两岸可能形成“大中华产业链”。

  祖国大陆企业主导形成的两岸产业链与供应链,将成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趋势与方向,并造就“中华产业链”。华为供应链上就有不少台湾企业。从“红色供应链”到“大中华产业链”,在经济全球化与分工精细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广泛与密切,从而形成复杂的产业链与供应链,电子科技产业尤为明显。苹果供应链就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企业参与的一个复杂供应链,其中,两岸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撑起台湾经济的一片蓝天。在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关系发展中,也形成庞大、复杂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也可称为“中华产业链”,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两岸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些产业链与供应链内部结构也在变化。尤其是祖国大陆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企业实力增强,在两岸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角色上升,对原本优势的台湾企业提出挑战,于是在台湾出现了所谓的祖国大陆“红色供应链”及对台资企业的“威胁论”。这是台湾业界对祖国大陆同业与竞争者的担忧,也有台湾媒体炒作之意。产业链与供应链是不断发展的,是竞争的,是推陈出新的。台湾企业只有融入“红色供应链”,共同做大供应链,共建“中华产业链”与供应链,才能有更大发展,消极的排斥与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两岸大企业串起两岸不同的产业供应链。华为是祖国大陆知名通信基础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2016年全球出货量达1.39亿支,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华为在台供应链企业众多,包括台积电、联发科、晶技、大立光与群创等。类似的两岸产业供应链相当普遍,充分实现了两岸资源的有效配置、双赢合作与共同发展。

  在产业供应链经济合作思维下,台商不应惧怕或排斥所谓“红色供应链”,而应参与这一供应链,实现共同发展。台湾中华征信研究所对250个中型企业集团旗下企业对祖国大陆投资报告显示,“营业收入衰退,但获利大幅成长”,认为应是“红色供应链”的挑战压力促成台商集团军逐渐转型,即“红色供应链”挑战,对台商转型是动力。这才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正向思维与发展方向。(作者:王建民,系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