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党朝胜:没有党产后国民党该怎么办?

2016-08-17 09:2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8月12日,绿营主导“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正式生效,将如何清算国民党党产持续引发关注,华广网16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党朝胜的文章指出,国民党应该认清现实,吸取教训,以此为契机深刻地反省,以求浴火重生。只要国民党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仍可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全文内容如下:

  绿营强势主导的“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生效,按“条例”规定及民进党一贯作风,今后国民党不但会“党产归零”,还可能“破产”。面对空前变局,国民党虽也应继续按程序维护应有权益,但更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地反省,以求浴火重生。

  首先,认清现实,吸取教训

  按“条例”规定,清算对象不仅包括国民党,还包括其附随组织,清算范围不仅包括现有党产,还要追讨已被用党产,照此,国民党及其附随组织都可能破产,其惨烈程度远超封建王朝的“抄家灭族”、“没籍为奴”。国民党遭此重大变故是一路惨败的必然,而惨败首先源自内耗。近年来,国民党内部纷争、相互拆台之事频传,有人与绿营暗通款曲甚至公然投靠,最终让国民党接连失去地方执政优势与“中央”执政权,“立法院”也仅35席,以致连对“条例”申请“释宪”的机会都没有(“释宪”需38“立委”连署),只能坐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戏码上演。

  国民党被“抄家没籍”也与麻痹大意、党令不通有关。民进党早已扬言要让国民党“党产归零”,只不过国民党一向轻敌,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经过这些年处理,“不当党产”早已处理,民进党的清算没证据,是个假议题。不料绿营主导“立法”时将“举证责任倒置”,规定自1945年8月15日算起,仅党费、政治献金、竞选经费、政党补助费及孳息四项财产来源为合法,其余若不能举证为合法取得,都将被认定为不当党产。这意味着,国民党要想证明党产合法就得自己举证。然而,国民党党产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有,另有大量从大陆带过去的资产。历史太久,证据难寻,岂能一年半载就自证清白?同时,许多党产资料存于“国史馆”,但民进党当局早有准备,限制查档!国民党要想自证,从何证起?另据岛内媒体透露,“条例”完成“立法”后,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曾与党籍“立委”发生龃龉,国民党中央与“立委”间显然仍有严重隔阂,如何让全党共护党产?

  国民党被“抄家没籍”的悲剧即将上演,且民进党的清算将会“从重从快”。倘若党内仍不团结,国民党前景恐不乐观。

  其次,深刻反省,重新出发

  虽然国民党可继续采取法律救济手段,但从民进党当局的能力与决心来看,国民党在党产问题上恐难逃一劫。不过,国民党仍有机会化危机为转机,浴火重生。

  一是可打“悲情牌”。近20年岛内政局变迁表明,有钱并不能保证国民党长期执政,相反还每每成为民进党选举的“提款机”。但是,这次民进党“政治凌驾于司法”强行剥夺国民党财产,不仅让普通民众看不下去,就连党籍“立委”也看不下去,认为顾立雄不顾国民党有1年举证辩护期的规定而想在半年内处理完党产的做法太过分。这也意味着,党产争议至少在半年内都是岛内最热话题。如果国民党成功打出“悲情牌”,不仅能激发传统支持者的危机意识,还可赢得更多民众同情,进而让“抄家没籍”悲剧转为浴火重生喜剧。

  二是可借机加强与社会互动。民进党一贯作风强悍,定会尽全力让国民党“党产归零”甚至破产,但国民党不能也不应因此关门,这就需要国民党放下“富家阔少”身段四处化缘,募集资金。当然,很少人愿平白无故把钱送给政治,要想化到缘,就必须加强与各界沟通联系,广泛宣传理念,争取更多认同。这让国民党可以更好地深入基层,更多了解民间疾苦,制定政策也能更“接地气”。因此,若能应对得宜,国民党不仅不愁钱,反可从此转变工作方式,扩大社会认同,增加选民基础。

  三是借机加强党内教育。国民党被“抄家没籍”也给党内上了生动一课。过去,国民党内的一些政客总是“脚踏两只船”,甚至身在蓝营心在绿营,一些党工端着国民党的碗,办着其他党的事。国民党虽号称岛内第一大党,但战斗力始终不行。现在不仅国民党马上就被“抄家没籍”,附随组织也将无法幸免,那些国民党内的“骑墙派”肯定也难侥幸逃脱。何况,当年民进党拉拢国民党内“骑墙派”,肯定不是“爱惜人才”,而是将他们视为推倒国民党的一块多米诺骨牌。现在,国民党已经下台,这些人不仅饭碗不保,也将失去利用价值。毕竟,民进党的自己人都还安排不过来。因此,国民党被清算也给每位党员上了一节课——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国民党目前虽处境艰难,但并非彻底无望。毕竟,民进党“抄家没籍”的作法虽能获一时快感,但其秋后算账、斩尽杀绝之举反让国民党多了一些机会。只要国民党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仍可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党朝胜,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