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社会共识缺失对台湾政治的影响
华广网4月7日刊载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的评论文章,台湾社会共识缺失对政治的影响。文章指出,台湾社会蓝绿恶斗长期不能缓解以及社会分歧的长期存在,都与缺乏较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有关。
全文摘编如下:
社会共识是指一个社会对基本价值的普遍性看法。社会共识一旦形成,往往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系统,进而规范政治伦理及政治行为。台湾社会蓝绿恶斗长期不能缓解以及社会分歧的长期存在,都与缺乏较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有关。
台湾的社会共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制度及其文化、社会结构、情感等不同的面向。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社会共识又可以分出一些亚层面。在台湾,民众在基本价值层面(如对民主价值、人文关怀等)上有着比较一致的认知。但是在具体的亚层面上,认知却相当不一致。例如,尽管撕裂族群等政治操作方式有悖于民主价值,也遭到了许多选民的反对,但是经常进行这种操作的民进党还是得到了台湾本省民众的大量支持。无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均鼓吹族群和谐,但是真正到选举的时候,族群问题依然是政治操作的目标。也就是说,许多民众对于“本省VS外省”的省籍族群区隔还是基本认同的,本省人挟人数优势形成了类似于沙文主义的族群优越感,而外省族群则可能在强大的压力下强化自己与本省人的族群边界。再如,台湾社会以情感为本位的文化特征决定了选举的去理性化与去个人化特点,因此在台湾的选举中,以情感动员超越政策动员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基本上反映出了台湾社会对民主选举政策理性共识的缺乏。
在基本共识层面上,台湾社会一般接受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作为缓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方式。台湾以竞争性选举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妥协的结果,是解决政治分歧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的这种制度安排与民主价值事实上是剥离的,当局的想法与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精英集团的想法,与普通老百姓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民主制度”事实上被运作为一套解决纷争的有效工具,让每一次的政治纷争涉及不同的结盟组合与敌友关系,让政治的运作充满了不确定性,以致暂时居于劣势的一方愿意等待,同时居于优势的一方也无法赶尽杀绝,而不会僵化为只有一条敌我战线,导致全面对立的、只能拼个你死我活、别无其它选项的战争状态。冲突与民主制度的发展成为了一个互相推动的往复循环的过程,政治冲突被和平解决争端的社会共识所约束,从而被规范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使整个社会保持着一种“乱而有序”的基本状态。
有意思的是,台湾社会对民主制度的认同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台湾民调机构2003年7月所做的民调中,坚定民主立场的民众大约接近1/3,但也有将近1/4的民众坚定地反民主,有1/4强的民众对民主制度有疑虑。台湾学者瞿海源将其归因于:经过国民党近半个世纪的威权统治,长期的政治社会化,使得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在戒严时期成长的民众,都具有威权而反民主的心态。但是显然,台湾的政治变迁没有能够成功地处理台湾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反而导致了族群的撕裂与社会认知分歧的扩大,是民众对目前这种民主制度认同程度低的重要原因。10年过去了,台湾民众对民主的态度变化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这并不影响台湾社会普遍接受将目前的民主制度作为组织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这一共识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在对社会分歧和各种政治力量进行整合方面发挥了比较好的功效,使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民主化过程中曾出现的大规模政治混乱,在整体上来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