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才:陈菊释放登陆讯号的背后
日前,民进党重量级大佬、高雄市长陈菊表示,如果大陆方面许可,她愿意率团访问大陆,与大陆城市开展交流活动。华广网今日刊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陈先才的文章分析指出,不能完全排除陈菊本人希望能够为当前两岸僵局的改善做一些事情,也与高雄地方经济发展有关联性。陈先才分析指出,对于陈菊等民进党籍县市长而言,造成他们无法登陆的主因,并不在本人,而在于民进党和执政当局的大陆政策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这也是当前两岸互动陷入僵局的深刻根源所在。
全文摘编如下:
日前,民进党重量级大佬、高雄市长陈菊表示,如果大陆方面许可,她愿意率团访问大陆,与大陆城市开展交流活动。在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处于僵局的情势下,陈菊此番表态,当然会引发各种联想。她到底是迫于地方经济发展之压力,要为高雄市与大陆城市的交流寻求出路,还是奉蔡英文之令为民共之政治僵局寻求破解之道?
笔者以为,陈菊在当前时间节点上的相关表态,无疑具有多重的考量。一则是不能完全排除陈菊本人希望能够为当前两岸僵局的改善做一些事情。毕竟陈菊在民进党内部的辈份极高,她本人对于两岸交流的态度还算积极,已经两次访问大陆,也是第一个设立“两岸小组”的绿营县市长,在绿营的两岸交流上,算是走在前面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她2013年访问大陆时,到访了天津、厦门、福州及深圳等重要大陆城市,还强调将来如有适当时机,会再次访问大陆。因此,就陈菊与大陆的互动而言,也不能说陈菊与大陆完全没有一点互信。陈菊日前表态希望访问大陆,很大程度上与陈菊本人觉得其与大陆有一定的互信基础有关,她甚至对此有一些信心。
二则是陈菊之表态也与高雄地方经济发展有关联性。随着台湾政党轮替,特别是蔡英文当局上台后两岸未形成政治共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状态,两岸交流的热络程度大为下降,陆客人数的减少等已对包括高雄在内的台湾中南部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此种状况给绿营执政县市首长带来了的现实的挑战和不小的压力。这也是陈菊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她当然希望通过两岸城市之交流,为高雄经济发展谋求提升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三则是在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之情势下,陈菊等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客观上也希望能够为民共之间的困境寻求解套之策。当前台湾经济发展前景不佳,特别是在台湾经济对大陆高度依赖之情势下,如果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甚至未来陷入对抗状态,当然会对台湾经济产生相当严重的冲击,这自然也会影响到民进党执政当局的政治稳定,显然不符合民进党的利益。民进党内部不少人希望能透过县市交流之渠道,来为民共关系的改善提供某种路径和契机。陈菊作为民进党内部辈份极高的政治人物,当然也有这样的抱负。
但当前两岸关系之所以陷入某种僵局,其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民进党自身。民进党上台后不愿意承认“九二共识”,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特别是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之政治表态仍然含糊。这才是关键所在,也是民进党籍县市长无法访问大陆的原因所在。因此,对于陈菊等民进党籍县市长而言,造成他们无法登陆的主因,并不在本人,而在于民进党和执政当局的大陆政策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这也是当前两岸互动陷入僵局的深刻根源所在。
不过,陈菊等绿营县市长虽然受制于民共互动的结构性困境,但如果他们希望在两岸城市等地方交流方面能够有所作为,其实也还是有一些空间的,并非毫无机会。
我们可以把时空拉回到公元2000年。当时民进党首次在台湾取得执政权,两岸关系也陷入僵局之中。其情形与当前也有诸多的类似之处。时任高雄市长谢长廷为了推动高雄市与大陆城市的交流互动,提出了著名的“一国两市”之论调。2000年6月27日上午,高雄市长、即将担任民进党主席的谢长廷召开记者会,宣布将以高雄市政府名义邀请包括厦门在内的大陆重要港口城市市长互访。在谢长廷表态的第二天,高雄市秘书处将三封希望与厦门交流的信函传真至福建省政府,其中两封指名交给时任厦门市市委书记洪永世和市长朱亚衍。谢的表态得到了大陆方面的善意回应,特别是谢长廷也在台湾媒体上就两岸关系明确表态,他强调依法源,高雄和厦门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朱亚衍以厦门市市长名义向谢长廷和高雄市方面发出了邀请函,厦门也收到了谢长廷以高雄市市长名义邀请洪永世和朱亚衍访问高雄的信函。可惜在陈水扁当局喊卡的情势下,高雄与厦门的这一场世纪会面最终未能实现,成为两岸关系互动中的一大憾事。
当前,陈菊等民进党籍县市长如果能够借鉴谢长廷16年前的做法,当然有助于增进其与大陆城市的交流之开展。试想,如果陈菊能够公开称“高雄与厦门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显然有助于其访问大陆的实现。但这需要陈菊能够展现出足够的政治高度与格局。因此,两岸城市交流并非遥不可及,关键还在于绿营政治人物要务实面对两岸关系,特别是要信守一个中国原则。(陈先才,本文作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