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按下快进键,百姓最受益
雄安新区画卷徐徐铺展,天津港蓬勃兴盛,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2019年按下了“快进键”,京津冀三地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医疗协作、教育融合等方面互补互利,三地百姓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益。
首先,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在这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廊”在2019年实现了“高歌猛进”,日益密集的交通路网,缩短着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也拉近了三地民众间的心理距离。比如,2019年3月29日,数十万燕郊跨省上班族翘首期盼的燕潮大桥通车,如今,燕郊至北京的通道达到4条,有效缓解了两地往来的交通压力。9月25日,纵跨北京与廊坊两地、历时近5年建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坊段建成后,将实现廊坊、临空经济区、新机场、涿州便捷连通。
其次,生态环境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底线。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唇齿相依,决定了三地必须在生态建设方面共享共建、联防联治。2020年1月18日,《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经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此前,同一条例的河北版、北京版分别于1月11日、17日在当地人代会上通过。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对准的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共同守护三地的蓝天白云,造福三地的百姓民生。
第三,在医疗教育融合方面,三地的合作也是进展神速。在天津,区域医疗卫生人才流动得到大力推动,实现了天津单向认可北京、河北执业医师、护士来津执业;在河北,跨区域合作办学和高等教育同城化试点工作得到深化,北京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3所优质学校、1所高水平医院已经全部开工,廊坊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津冀两省市职业院校“结对子”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地百姓越来越受益于协同发展带来的变化。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迎来了第六个年头,中期目标也即将实现。2020年,北京将开展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应用试点,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移转化,还将启动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北延工程,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京沈客专将建成通车,京唐城际、轨道交通平谷线将投入建设。正如有媒体形容的那样:京津冀就像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协同发展全方位向纵深推进,一个协同追梦的京津冀,华彩可期。(中国台湾网网友:小桥)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