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法”制造了肃杀“绿色恐怖”气氛
【两岸快评第529期】
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5日,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召开记者会,匆忙公布了所谓的“反渗透法”草案,28日草草开了个“公听会”,29日就直接交付二读。进入12月,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就不断预告要在12月31日前强行三读通过该法案。14日,蔡英文在出席新北市造势活动时甚至下令,要求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务必在12月31日通过“反渗透法”,完成所谓安全的“最后一块拼图”,在这之前,在民进党的主导下,台湾“立法院”已经通过所谓“国安五法”的修正案。
民进党抛出的“反渗透法”草案全文共12条,内容粗糙且模糊不清。其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受“渗透来源”的指示、委托或资助,进行捐赠政治献金或影响选举罢免、公投的行为,违者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科50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金;还规定任何人不得接受“渗透来源”的指示、委托或资助、以非法方式扰乱社会秩序,或妨害集会、游行。
笔者认为,民进党蔡英文强推“反渗透法”,主要有以下险恶用心:
首先,误导台湾民众产生所谓“大陆介入台湾选举”的意识,争取尽可能多的台湾选民在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中将票投给民进党蔡英文。
蔡英文在台湾执政将近四年,私心作崇,滥权蛮干,弄得台湾百业萧条、经济凋敝;社会对立、凶案屡现;空污严重,伤害人体;两岸对抗、台海紧张;“外交”挫败,空间限缩;“倚美媚日”,代价惨重,导致民众忍无可忍,一再上街游行,向蔡英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抗议声浪。
蔡英文明知自己施政无能,政绩乏善可陈,打不起政绩牌,便除了到处乱开“空头支票”,疯狂“大撒币”,妄图骗取支持以外;就是将2020“大选”主轴定调为所谓“抗中保台”,企图透过打“主权牌”来掩盖自己施政无能的事实,凝聚和扩大支持者。
蔡英文先前主导台湾“立法院”强行通过所谓“国安五法”修正案,然后又推动所谓“中共代理人修法”,因遭受社会各界强烈质疑和批评而作罢。
11月,大陆诈骗犯王立强为寻求政治庇护,逃避法律制裁,逃到澳大利亚,自称在台湾、香港从事间谍活动。蔡英文觉得可借题发挥,借力使力,于是公开抹黑造谣说:“中国要影响台湾这次大选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每一次的选举都看到有中国介入的影子,而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楚。”
于是,民进党蔡英文趁机抛出所谓的“反渗透法”草案,要求民进党主导的“立法院”于12月31日前对该草案三读通过,以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催生台湾民众所谓“大陆介入台湾选举”的想像和意识,在害怕“统战”、一致对外的思维下,转变为支持蔡英文连任的行动。
其次,进一步阻挠两岸交流,抵制两岸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陆市场广大,资源丰富;产业齐全,配套完整;上下一致,热爱台胞,适时根据台胞需求出台惠台政策措施,包括开放“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办、出台《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31条措施”、“26条措施”,涵盖面广、“含金量高”,为台胞为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吸引和稳定了常年在大陆发展的台胞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可以说,两岸融合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然而,在民进党蔡英文看来,两岸交流热络、融合发展滚滚向前的潮流,却会让更多的台湾民众感受到大陆关爱台胞的足够诚意与善意,感受到大陆是自己发展的重要资产与机遇,感受到台湾当局“倚美媚日抗中”政策缺乏正当性,是以怨报德的丑陋行径,妨碍蔡英文之流推动“抗中保台”战略,降低其丑化乃至妖魔化大陆的效应,也减少其造谣中伤大陆的效果。
所以,民进党蔡英文加紧推动“反渗透法”,而且内容模糊,词义不清,但定罪比较明确、处罚标准清楚,给了台当局随意定罪、处罚所谓违反“反渗透法”的人与事很大自由操作空间。
这样的法案一旦通过施行,台湾许多民众在可能轻易触法和少惹麻烦的考量下,可能形成“寒蝉效应”,对两岸交流不议论、不支持、不参与,甚至随蔡英文之声起舞,抱持反对态度,从而吓阻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言行的出现。
再次,压缩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台湾民众谋利得分的空间,减少民进党处理两岸无能表现的失分。
国民党马英九施政台湾期间,不仅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方便了两岸人员往来,推动了大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助推台湾旅游业迅速发展,为台湾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两岸和平红利。
而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持续推动“去中国化”路线,煽动“反中、仇中、抗中”情绪,挑起两岸对立,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导致台湾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少、流出多;导致大陆居民赴台人次持续断崖式下跌,台湾观光业者叫苦连天;导致台湾三年半被7个“邦交国”“断交”。
民进党蔡英文强推“反渗透法”,也意在制造肃杀的“绿色恐怖”气氛,让民众对两岸交流心生畏惧,畏缩不前,限缩两岸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降低民众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望。借此来掩饰民进党蔡英文处理两岸事务的无能短板,减少他们在处理两岸事务方面的失分。(中国台湾网网友:张良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