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挑事儿媒体和口水政治之中,台湾还能有什么大作为?
很多关注台海问题的网友,同时也是台媒的深度用户。看台媒的时间长了,相信很多人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心烦。尤其各种电视政论节目,在嘉宾、名嘴叽叽喳喳一顿互吵之后,很多时候,只会耳鸣,却完全模糊了话题焦点。说了一大堆,没怎么听懂,是观看台媒电视节目的常态。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陆人看台湾,可能对台湾的政治环境、事件背景缺乏必要认知,不太了解所以听不太懂;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电视嘉宾、名嘴、政治人物,总是在回避焦点、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尤其在竞选期间会非常明显,以往觉得立场比较中立的政客,突然战斗力暴增,政党色彩分明,本来理亏的事情,硬要搬出个一二三四的道理。当然这种极具攻击性的政客一般都出自绿营。而蓝营政治人物,面对敏感议题,本来还能说道几句,因为选举,却变得唯唯诺诺,顾不上什么价值和追求。
这样的政客、名嘴、电视节目,与立场各异的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交织在一起。乱哄哄的媒体圈,却成为可以左右选情的政治战场。一旦一位政治人物受到媒体的追捧,曝光率就会上升,声望也会提升,更有趣的是,民调可能也会上涨。当初选台北市长的柯文哲、后来竞选高雄市长的韩国瑜以及“九合一”之后突然触底反弹的蔡英文,都沾了媒体的光。柯文哲的“柯粉”、韩国瑜的“韩粉”、蔡英文的网军,都是利用网络、电视、纸媒,打高了他们的声量。
这样看起来,沉迷于取悦媒体、刺激媒体、操作媒体的台湾政客,很像是娱乐圈的明星。而台湾的政治新闻,看起来就很像娱乐圈的八卦和“小报”。台湾媒体人最常提到的问题都是,“XXX说你怎样怎样,你怎么看?”、“XXX说XXX怎样怎样,你怎么看?”,问来问去,一通口水,像宫廷剧、更像专注婆媳关系的肥皂剧。在媒体和吃瓜群众的起哄和狂欢中,决定台湾未来和前途的种种大事和重大决策就轻轻松松混过去了。这样的媒体环境里,台湾还能有什么大作为?(中国台湾网网友:星火燎原)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