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70年,中国高铁用成绩献礼
春运启动至今,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3.1亿人次。经过长期发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13.1万公里以上。(2月26日 《人民日报》)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不论成绩多么卓著,其建设的初衷始终未变,就是惠及民众,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影响城市战略规划、拉动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铁的“诞生”无疑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八纵八横”高铁版图的不断完善,既是中国高铁的一小步也是造福世界的一大步。
从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新干线、法国的阿尔斯通到中国的复兴号,从京津高铁开通运营,到“四纵四横”高铁路网规划建设闭环,再到如今“八纵八横”高铁路网铺展开来,中国高铁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路网越铺越广,车型越来越有时代气息,不仅改变了民众出行的格局,更为走向世界鼓足了勇气。
的确,我们欣喜的看到,不管是高铁拉近城市距离还是加速地区发展,最主要的受益者还是广大的民众。当前,中国高铁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交通工具,还代表着综合国力的展示,是道路自信的完美呈现。当我们坐上复兴号飞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时,感受到更多的是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高铁出行更加普遍,“高铁化”正成为我国春运新的关键词。回顾过去的几年,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为降低全社会百姓出行成本和维持社会物流低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务工人员和学生购票政策应时出台,电话购票、网络购票、高铁列车wifi全覆盖、互联网订餐等利好举措相继问世;当高铁快递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开行方案均常态化;当人们乘坐复兴号“一日穿行春、夏、秋、懂”,享受着高铁服务改革带来的种种美好体验,似乎我们越来越青睐于高铁。
正所谓“一呼百诺,应者云集”,中国高铁,以其安全优质的特点影响着世界,还使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使者。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圆桌峰会开幕辞中所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各国应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高屋建瓴而又饱含极大诚意的倡议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感召于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纷纷向中国伸出橄榄枝,希望搭乘中国高铁发展的“快车”,加快自身建设。而中国高铁也不负重托,以一流水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标准”高铁全套设施的硬实力。当前,亚吉铁路、安伊高铁等项目已高效建成通车,中老铁路等一批铁路进入施工后续阶段,中巴铁路、沙特麦麦高铁、以及莫斯科—喀山高铁建设等诸多机会又在向中国招手,中国高铁真正成了造福世界的一项大工程。
高铁改变着中国,也连接着世界。我们期待着中国高铁跨越更多国际界限,在美丽的地球上收获更多的信任与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做出更多贡献。
“八纵八横”路网规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张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对于世界而言更是为改善更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参考。如今13.1万公里的铁路线和春运3.1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不仅承载着国家的自信和人民的希望,也肩负起造福世界的使命,更是对建国70周年献上的一份开年大礼。(中国台湾网网友:陈亮)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