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拖延症,关键要对症下药
正值开学季,很多同学满怀憧憬制订了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但常因拖延不了了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86%的职场人和80%的大学生都患有拖延症,国际上其他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亦表明,拖延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集体通病。(9月6日,光明日报)
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也患上了“拖延症”。对需要处理的工作,不到截止日期经常是“以后再说”、“不着急”,即使到了截止日期,也是找各种理由,能拖就拖。工作中的重大项目推不动,各类惠民政策迟迟不落实,一拖再拖;来办事的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了,但是“事难办”,经常因为类似“领导正在开会”、“负责人不在”等“正当”理由而白跑一趟。对党员干部而言,拖延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终有一天会让干部“病入膏肓”。所以,党员干部要根除拖延症。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党员干部拖延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根除,关键要对症下药。
根除拖延症,关键要补好精神钙。拖延症的形成,究其根本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官念”扭曲,只想追名逐利,忘却初心使命;只顾个人享受,不念鱼水之情。在工作中庸政懒政怠政,遇事推诿扯皮、不敢担责。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公家的事”,干快干慢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都一样。所以,要补好党员干部的精神钙,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改变其慵懒作风,提倡廉政、勤政,落实提倡的“马上就办”制度。
根除拖延症,关键要强化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在工作中因为拖拖拉拉、以拖代劳等拖延问题,而导致工作未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监督和考核机制,严厉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绝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用强有力的“问责”倒逼领导干部不敢拖、不能拖,进而上紧思想的“发条”,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马上就办”的责任心、“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彻底和“拖延症”说再见。(中国台湾网网友:了了)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