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盛,两岸本一家
编者按:2018年7月14至21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几位研究生与多位台湾青年一起参加台湾青年学生巴蜀研习营,参访过程中两岸青年不但建立深厚友谊,更对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青年交流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会,评论频道自即日起将陆续刊载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几位研究生的文章,与读者一通分享本次研习营的交流心得与体会。本篇文章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王喜撰写。
在炎热多雨的七月,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台湾青年学生巴蜀研习营,与台湾学生们参访了渝蓉两座西南重镇,在嘉陵江畔看轻轨穿楼,在索道上赏山城夜景,在宝顶山上叹鬼斧神工,在锦官城外寻丞相祠堂,在杜甫草堂前凭吊诗圣忧国忧民,在都江堰上看岷江分流、飞沙逐石。一路好景应接不暇,更难得一路欢歌笑靥生花。
在研习参访的过程中,两岸学子的交流有游览路上的攀谈,也有饭桌上的闲聊。来自台湾南部的同学对自己的闽南人身份颇为认同,提起家谱更如数家珍。
谈到出行方式,不少来自台湾的女生都齐声说出机车,即大陆所谓摩托车,一幅现代版的“鲜衣怒马”形象跃然纸上。很早就知道南台湾的机车十分普及,而当听到女生们讨论机车排量、型号时更能感到台湾机车文化的浓厚,女生骑摩托车在拥堵的北京确实少见。当然,年轻人的年少轻狂并不只是鲜衣怒马,还有对网络红人和对娱乐圈的关注。有些台湾同学经常问的是台湾某某明星在大陆是否被广为知晓,也时时感叹有些艺人明明没有才华却靠颜值走红。他们也爱刷抖音,也看大陆的电影电视剧,也爱唱歌,也爱表情包斗图,他们意气风发,不太愿背负承重的历史包袱,享受活在当下。
通过一周与台湾学生的交流,可以明显感受到“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句话所言非虚。离别之时,我想到的不再是张震岳的《再见》,而是蔡琴的《渡口》,席慕蓉作词“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看起来平淡无奇,经过蔡琴悠扬的演绎瞬间让人想到遥远的天涯,这是龚自珍的吟鞭东指的天涯,更是王勃若比邻的天涯。是这一汪浅浅的海峡曾是闽南人的黑水沟承载着出头天的理想,也曾是让两岸隔绝三十八年的乡愁令人唯有痛苦,抚今追昔,川渝一行让人真切感受到两岸是一家人,唯祈愿未来两岸和平发展,让相隔天涯的人能再聚首。(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王喜)
(本文系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