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实习,为何“流于形式”?

2018年08月18日 21:29:00来源:中国台湾网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2%的受访大学生正在进行暑期实习,在校大学生挑选实习岗位最看重岗位对未来就业是否有帮助。86.8%的受访大学生指出暑期实习流于形式、单纯“刷”简历的现象常见。提高大学生实习质量,61.5%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与高校对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实习岗位。(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9月即将来临,新的一场就业招聘会俨然拉开了帷幕。此时此刻,有些学生反倒是深感急迫,因为难免会有人对简历里的实习经历感到一声叹息。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参与实习早已不是众人眼里特殊的新闻了。有机会借助实习机会,体验丰富的实践经历,对长期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次很好的锻炼。反观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就业对接”不到位,即便毕业生很多,市场需求很大,却总是有人找不到理想的职位,难免存在着有关“教育无用论”的争议。

  只在象牙塔里读书的大学生,也要走出校门。大学生的实习,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在这强调“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的时代,只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才能磨砺耐性、增益技能,真正地体验苦与累,才能从实践中感受经验的力量。走进社会真正地去体验一下职场,提升专业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实习固然重要,却也面临着“形式主义”的风险。有些人认为,学习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便找到了也很难尽快适应,于是实习成为了学生毕业之前的必修课。为了过考试、拿证明、得认可,实习机会成为了许多人借助关系蒙混过关的筹码。既然实习“变了味儿”,又何谈给学生带来什么积极意义?

  部分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有人说大学生实习“套路”深,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一是实习生的权益缺乏保障,二是实习单位有“跑偏”。在寻找实习场所时,遇到一些虚假招聘信息,甚至是诈骗,部分学生由于接触社会较浅,加上学校与家庭关注不到位,难免会有人损失财产,更有人因此受到了身心伤害。此外,部分实习企业对于实习生使用流程等缺乏纪律和规矩。管理部门对学生实习审批等监管不知情、不提醒、不惩戒,等到出事儿了才后知后觉。

  大学生实习既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实习计划,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也要注意谨慎选择实习单位。此外,实习单位要严格把关,切忌让浑水摸鱼的学生钻了制度的空子。监管部门更要精准发力,严惩不法企业和违法分子,为实习生的发展保驾护航。总的来说,实习暴露的问题日益严重,该立即反思!(中国台湾网网友:王金鑫)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