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等被人肉,就晚了!

2018年07月19日 16:1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7月5日上午9时左右,界面新闻有则报道称: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案呈爆发式增长,全国法院近5年已一审宣判2379件。这样的案件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屡见不鲜,房屋销售和装修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的领域。今年以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仍在不断发生。

  作为个人,只要有手机,恐怕都会多多少少被垃圾短信、房产中介等各种推销式的广告骚扰过。见得多了,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一笑而过,仿佛被骚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现实。

  其实信息泄露有时候导致的问题,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前几日南京一饭店老板在得知两岁的孩子被泰迪犬咬伤后,将狗摔死。但随后,爱狗人士对他及家人进行了“人肉”以及威胁,其妻子不堪骚扰,割腕“偿还狗命”,所幸已被救回。本来双方已经达成和解的案件,却因为信息泄露,最终差点搭上性命。除此之外,老人被各种推销受骗的经历也比比皆是。

  虽然有时候“人肉”个人信息可以让一些不法分子受到惩罚,但本身来讲就是违法的,缘何一“人肉”就很容易曝光所有的个人信息?有时候人们对“人肉”默认甚至抱有支持的态度,也明显体现出了社会的自我矛盾和个人信息很容易被窃取的现状,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的极大欠缺。

  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这个事实。从快递外卖、淘宝买货、各种账号注册登录等等,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充斥着各种需要透露个人信息的地方。虽然我们明知个人信息可能被透露,但是为了实现各种功能和目的,又不得不冒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风险进行操作。

  每个环节和操作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如果想融入现在的互联网生活,不泄露个人信息几乎成为天方夜谭。作为普通个体,一方面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骚扰,也难免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小角色,即便泄露了信息,也不会发生重大风险,殊不知哪天“发迹”了就成为很多不法分子钻营的对象,面临或被人肉,或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等困境。

  因此,作为公民个体,很多人本身就缺乏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警惕性。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缺乏的情况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留“名”,小心注册,从源头上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才是关键。此外,在治理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案时,对于泄露个人隐私的主体也绝不姑息,这不仅仅是保护个人隐私,更是对国家安全的保护和捍卫。(中国台湾网网友:陶欢欢)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