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当志向所在愿望所驱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让很多考生和家长犯了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渐渐火了起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五花八门,要价数千到数万。一些普通高中老师和大学招生老师,也被包装成“资深”、“顶级”专家,咨询一次标价数千到数万元。(6月19日《新京报》)
读过大学的人或多或少都为“填报志愿”纠结过,报高了吧,担心分数不够,报低了呢,又有些心有不甘,通常而言,人们会选择高中低档各有选择,一来可以碰碰运气免留遗憾,二来则相对“保险”,总还能有学上、有书读、再深造。
现如今,互联网越发普及,事事皆讲究个大数据分析,有些人甚至患上了“大数据依赖症”,将选择主动权拱手相让于第三方机构,自认为如此选择较为科学合理,殊不知俗话说得好:“春江水暖鸭先知!”自己才是最应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决定自己的“专业分析师”。
马云曾说:“经济学家是研究过去的专家,而决定未来的却是企业家!”创业创新如此,择校择业亦如此。大数据分析以过去结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比例性的分析结果,这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参考。然而对于未来而言,却是绝对运动的概念,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择一校一专业而从之,靠的是发自肺腑的喜欢它,而非单纯的“录取率”。
所谓志愿,当为追寻志向、实现愿望之选择。填报志愿,本身便是给予考生充分的兴趣爱好选择权,其目的在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去选择相对理想的学校、学习理想的专业、从事理想的行业,进而能持之以恒的不懈奋斗,从而在业内有所成就,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然而不幸的是,不少考生主动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选择权”,“背叛”兴趣和理想,为追求“录取”而做出违心地选择,也许短时间内会被老师、家长、朋友视为“成熟的决定”,然纵观长远,此种行为不免太过狭隘,这既是自己的悲哀,也是对专业的不负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后,整个社会在教育的硬件投入、人才引进,学科的赶超等方面均下了大功夫,然教育的功利性、行政化在学校中反而更加强化,教育中的学术腐败反而更加突出。
正因如此,学生们更在乎名校光环、学历学位、漂亮简历,而对于专业的深入学习、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孜孜不倦等精神则显得黯淡无光。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伪人才”势必将在“小聪明”陷阱中无法翻身,这不仅是个人的失败,更是国家世代教育的悲哀。
故而,欲要跳脱“小聪明”的陷阱,必先克服狭隘的学习观念。混个文凭不难,难的是将兴趣转化为专业,于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唯如此,方不辜负自己的“十年寒窗”,真正成为一名对得起教育、学校、专业的可造之材,进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中国台湾网网友:程彦暄)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