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之心》争议背后是两种历史观的碰撞
前不久台湾的大爱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智子之心》,引起各方争议,只播两集就下架。
至于为什么引发争议,引用台湾媒体《中国时报》的评论说,《智》片美化战时日军形象,饰演日军警者莫不衣着整齐,威武俊美,谈吐斯文,和蔼可亲,饰演开赴沦陷区和台湾的中国军警,率多服仪不整,猥琐粗俗,凶暴野蛮。
从目前流出的片花来看,1944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18岁的林智惠出身台湾富裕之家,却毅然进入护士训练班前往香港、广州担任军护。《智》片对白中,不止一次出现女主角义愤填膺向劝阻她的父母和友人表示,她志愿报名担任日军看护妇,是为证明“女孩子也能报效国家(指日本)”,更在得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之际痛哭流涕。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说,《智》片满足了一部分台湾人的日本情结,却触怒了广大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殖民的两岸民众,大陆网民反应尤其强烈。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也表示,这部电视剧的预告片在台湾播出后,立即受到了两岸网民的一致谴责。任何美化侵略战争,为殖民统治张目的做法,理所应当会受到两岸同胞的共同反对。
笔者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不是某些台湾人说的“政治力介入”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真实体验”问题,电视剧作为公共媒体平台上播出的节目,是有舆论导向的,这部电视剧里混淆了基本的是非观。
《智子之心》争议的背后,是两种历史观的深度碰撞。我们看现在反映二战的电影文艺作品,中国大陆的《血战台儿庄》、美国人的《兄弟连》、前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中的主角,都是歌颂抵御外侮,反对法西斯侵略暴行的勇士、烈士和爱国者。
由于台湾复杂的历史原因,台湾在二战后,没有像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那样,进行完整彻底的去殖民化教育。这是《智子之心》这样的电视剧能够在台湾出现的重要原因。
日本侵略台湾期间,依据1981年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国璠编著的《台湾抗日史》中记载,被日本人屠杀的台湾人约有四十万人。
我们理解台湾人的悲情,但是,当台湾被割让和被殖民的时候,痛的只是台湾人吗?就像一只手被从躯体上砍断的时候,痛的只是手吗?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有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国人民付出过巨大的牺牲,绝不仅仅是台湾一地如此。
漫漫历史长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可能遭受过外敌入侵,会出现很多受害者、随波逐流者,甚至出现投降者和背叛者,仅仅是被占领并不可怕,不总结教训经验,不发奋图强,给自己找借口,才令人不认同。
中国人有古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从百年耻辱的近代史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
知耻而后勇。当我们真正强大,就可以保护每一个中华儿女,而不是拍电视剧来美化对手和为投降者辩解。台湾在被日本占领期间有几十万人被屠杀,不要说中国大陆人愤怒,就是台湾自己,难道能抹去或无视这几十万或抵御外侮或被无辜杀害的先烈英魂吗?
怎样的环境,才会造成“否定自我”?即被殖民者对殖民者亲近歌颂?反而对血脉同胞反感疏离?不歌颂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烈士,却去美化那些侵略者和为他们服务的人?
我们无意对林女士个人功过做过多的评判,因为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不仅有武力杀害、经济掠夺、还有奴化教育,作为个人可能担不起台湾复杂历史的所有道德评判,但是作为整体,我们不可以“多元化”为名,赞颂对侵略者投降和服务的行为,这是基本的价值观。
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会尊重和歌颂抵御外侮的烈士和英雄,因为他们在外敌入侵、家园危难之际站出来,敢于同侵略者斗争,这是民族的脊梁。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民族和国家得以存续的本源之一,否则无人抵御外敌入侵,这个国家或种族很快就会被灭亡或淘汰。
不是大陆人“管很大”,硬要对少数歌颂日本军国主义的人“正三观”,是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当时日本对台进行了彻底的“去中国化”的本国化统治,使得少数台湾人的意识里很难去掉日本的殖民意识而不自知。
台湾那些少数为《智子之心》辩解的人,可以看一下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二战、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态度,再想想拍一部这样的电视剧,是不是在伤害那些英勇抗争、保护家园的台湾人。
但今日的台湾,未能彻底根治日本殖民教育所遗留下的种种消极影响,反而又进行了种种“去中国化”的教育和行动,从长远来看,对台湾未来的危害绝不可轻视。(中国台湾网网友:李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