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因城施策、因站而异”为“高铁新城热”降温

2018年05月10日 15:20: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国家发改委联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日印发意见,明确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要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坚决防控单纯房地产化倾向。(5月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由高铁形成的“1小时交通圈”、“3小时经济圈”等鲜活的经济带动效应为多地带来了诸多“高铁红利”。依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铁总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届时,将有更多高铁车站在各地陆续出现,而依托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形成的“高铁新城热”也随之不断升温。

  但由于目前高铁车站周边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高铁新城热”的快速升温反而变成了“过犹不及”。因前期较多强调建设成本和前瞻性规划,考虑能节省大量征地拆迁的麻烦和资金投入,缩短建设周期,发挥站点的带动效应,塑造城市新增长点,使得“郊区站点”式的高铁车站建设屡屡出现。

  虽然“郊区站点”式的建设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如果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跟不上,特别是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来往没有大幅度提升,就会导致城区原有的市场服务设施“够不着”,这就大大增加了乘客的不便,提高了他们的出行成本,如此一来,高铁新城的价值就不大,甚至反而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拖累。

  为避免照搬照抄大城市开发经验,防止硬造特色、盲目造城的“高铁空城”出现,各地应该用“因城施策、因站而异”的指导意见为“高铁新城热”降温。不同城市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发展定位等多种因素,避免沿线临近站点形成无序竞争、相互制约的局面。同时,更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增强生活服务功能,使人“愿意来”“留得下”“活得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各地在充分考虑选址之后,还要根据相关规划、发展实际和财力可能,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高铁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从科学规划出发,防止盲目追求规模和大干快上,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影响,大力提升开发建设质量水平和效益。

  “因城施策、因站而异”的高铁站建设指导意见为“高铁新城热”带来“冷思考”,不仅体现了“精准建设”的思维,更是步入新时代后,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社会矛盾的重要思考。(中国台湾网网友:娄晓磊)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