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底色文艺作品才能超越国界
被影迷期待了许久的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上周五登陆内地院线。习惯了“神翻译”的印度片名,也习惯了印度片“一言不合就跳舞”,自然,也就对印度片的“套路”不稀奇了,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依然能够打动人心,让观众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3月8日北京日报)
文艺作品,思想深邃,耐人寻味,其本身就是极富文化寓意的代表。无论是阅读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还是欣赏文人雅士的精品画作,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大气的风采。当然,电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它不仅仅在动态技术的帮助下给人以最真实的视觉,又通过人物的表演带领人们走进另一个世界。
今天,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火了起来,其在技术和情感上带领人们领略新的画面,牵动了内心深处厚重的情愫。
以“爱”为底色,电影作品才能打动人心,触动心底。究其原因,鬼马精灵的小萝莉与憨厚质朴的大叔,这样的组合一向会让人产生温柔情绪,再加上天然带有催泪功能的“寻亲”主题,又点缀以超越国别与文化的“大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很容易得到好评。此外,片中的小萝莉沙希达和萨尔曼·汗饰演的帕万更是招来了无数的粉丝支持。
依靠夸张的对比和饱满的感情来吸引观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时刻都在打量和对比,很容易浸入故事。至于饱满的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帕万不辞万苦也要送小萝莉回家这个近乎疯狂又执着的想法上,另一方面也体现于无数知道真相的巴基斯坦民众,蜂拥到国境线送英雄帕万这个情节上。
当然,以“爱”为底色,类似的作品屡见不鲜。有些作品简单地将“爱”表现为陪伴,有些则将其理解为放弃,更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表达爱的方式,但看来看去,电影呈现的画面基本从开头就能猜测到结尾了。小到父母的爱,亲人朋友的爱,大到深厚的爱国之情,不同的电影作品揭示了不同的内涵。但不同的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格局得到了提升与突破。在主题提炼方面,总是能够做到举重若轻,惹人泪下,催人反思。
文艺作品跨越国界,这必然对其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尝试新的展现效果。印度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与技巧层面,而是格局层面。抓取一个灵巧却坚不可摧的立意点,找到可以应对一切责难的价值观,印度电影熟练地掌握了精神升华的途径,让观众在笑、在享受的同时,心灵也能够得到一次洗礼。在大好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电影人的确需要认真反思。(中国台湾网网友:王金鑫)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