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了“身份证”,让“舌尖上的安全”有据可查
产品线上,一箱箱大豆油排着队,经过喷码机,获得自己的“身份证”——一个记录着所有生产环节信息的二维码,随即被传送带送入库房码在托盘上。一辆叉车很快开过来,司机手持扫码枪,对着托盘一扫,红光闪动,整个托盘里的48箱大豆油就获得了一个“户口本”——批量二维码,这些信息也当场被实时传入产品电子追溯系统。(3月10日都科技日报)
自古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也从以往要求吃得饱继而要求吃得好。时至今日,更是要求要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心。因此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一道必答题,摆在了决策者和生产者面前,只有答好这道题,才能赢得民众的赞赏,才能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可否认,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有些商家会选择铤而走险。从个别小商小贩的以次充好,一系列危及民众食品安全的案例无一不刺痛着全社会食品安全的神经,引发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者或制造者的个人自觉,已经难以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所以必须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让公众对所有过程“可见”,才能让公众切实感觉到“舌尖上的安全”,从而彻底消除他们在购买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给食品办理“身份证”,一方面是让民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另一方面又可实现对食品产销过程的全程监督。这无形当中就给商家套上了“紧箍咒”,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动危及食品安全的“歪脑筋”,否则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此,笔者也希望现代商家能从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百年家训中,多学些经商为人的道理。(中国台湾网网友:李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