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村阅读繁荣当是历史必然

2018年04月23日 14:5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前日,人民日报刊出《书,还要读得更多些》一文,着重从增长幅度、阅读方式、城乡阅读差异三个方面认真分析了当前国民的阅读现状,并表示营造农村地区的阅读氛围,促进农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乡村文明的提升很有必要。此文一出,迅速引起全社会对阅读的激烈讨论,要加强纸质阅读,促进农村阅读文化繁荣的群众呼声强烈。(人民日报,4月19日)

  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传统,今有“线上线下,全民阅读”的风气。时至今日,阅读作为汲取文化涵养的重要方式,一直被大众所关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全社会阅读氛围较上一年更为浓厚,阅读形式更加偏向于互联网阅读,尽管形式不用,阅读类别各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在大数据持续深入的时代,信息纷繁复杂,但保持阅读仍然是人们学习发展的重要内容。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靠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包括乡村地区的于都文化的兴起。但就当前城乡阅读比数来看,农村地区始终处于弱势。故而,关注阅读文化繁荣,聚焦乡村阅读振兴,逐步推动城乡阅读一体化、繁荣化必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实,现阶段推动乡村阅读文化繁荣是最恰当的时机。随着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民生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再上一个新台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视基层的发展和壮大,更是把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把手。所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大兴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全力推动乡村阅读文化繁荣不仅是对脱贫攻坚的精神补充,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犹如“水桶效应”,短板是决定事务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乡村阅读状况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和硬件配套支持。一是要大力引进乡村电子阅读设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作用,打造出一套成熟的基层阅读硬件配套体系。二是要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为范,努力在基层掀起一股崇尚读书、爱好阅读的良好风气。三是大力吸收乡土人才中的积极分子,打造一支爱读书、爱服务的基层阅读队伍。四是积极营造“有借有还,相互传阅”的良好风气,制定成熟的基层图书管理制度,使农民的读书学习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确实,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阅读水平的不同。但恰逢脱贫攻坚、大兴乡村振兴战略之际,相信在国家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下,乡村阅读文化繁荣也将成必然。(中国台湾网网友:唐加加)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