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是铁路“高歌猛进”的驱动力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并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将率先建成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持续引领世界潮流。(科技日报3月26日)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高铁穿越时空隧道,以世界最高速、最密集的路网傲视群雄,创造了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引领者”的奇迹,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新标杆。但纵观我国高铁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一个后发先至、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体现。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担当的责任体现。要有“跑好自己这一棒”的担当、有“功在后任”的胸襟、有“干在当下”的精神,有“责无旁贷”的使命。百多年前,被誉为“我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抱着“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的信念,在长城脚下修建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从此以后,历史的“交接棒”便一棒接一棒的传递了下来。如今,在短短10年间,我国高铁建成通车里程就突破了2.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用近10年披荆斩棘,闯过了前一百多年想都不敢想的路,而这些“功在后任”的成就离不开前人的指引,是靠一代一代铁路人前赴后继换来的。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是为“大我”弃“小我”的情怀,是甘于做铺垫性工作的奉献。翻开世界铁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全长近1100公里的美国太平洋铁路西段95%的工作是中国劳工完成的,勤劳勇敢的中国劳工还参建过9298公里的天寒地冻的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艰险铁路,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正是那些为掌握一手数据,在线路上勘测实验近10个小时、为攻克技术难关,连续好几天只休息个把钟头、为赶上施工进度,连续暴晒几乎虚脱的一个个故事最终绘成了中国铁路不断崛起的美丽“画卷”。
有了“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也要有“功夫必定有我”的精神。这个“功夫”就是要靠自主创新,为了更好更快地赶超,我国并不是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而是着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此我国不仅掌握了关键技术,而且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出了自主品牌。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铁路还需不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要既当掌舵手又做划桨人,继续使中国铁路事业“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台湾网网友:娄晓磊)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