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沉得下去”的基层干部

2018年03月23日 14:56:00来源:中国台湾网

  “用自己的知识、青春、奋斗来改变一个村庄,是我的初心和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退缩!”长得黑、壮的王觉甫从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毕业后,曾当过大学生村官、农技员,2014年被选派到南茅庵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艰辛努力下,村民从刚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情愿,到最终积极响应,南茅庵村走上了落后村变先进村的“逆袭”之路。

  不负青春不负心,落后村变先进村。正是王觉甫沉到基层,倾听民声,掌握群众所想、所需、所急,从而对症施策,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贫困群众住上新房子,让全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南茅庵村村民物质条件不但得到大力改善,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王觉甫也是基层干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美丽缩影。

  乡村振兴,是2018年的热门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无论是在产业发展、城乡提升还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都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担当。他们上连顶层设计,下接百姓群众,他们能否把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能否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反映到上级党委、政府,都关系到民生大计,关系到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工作,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

  “情融百姓莫负人民重托,根植泥土不忘公仆本色”,恰如其分的表述了一名基层干部应当心“沉”基层志在为民的正确价值观导向。唯有让基层干部真正“沉”下去,最前沿的、最真实的民意方能“浮”上来。毋庸置疑,乡村振兴更是需要“沉得下去”的基层干部。干部如何“沉下去”?笔者认为,不妨多接触群众,多引导观念,多倾听民意,多办实事,用忠诚实干换来干部群众“获得感”。

  干部“沉下去”,需要多接触,暖人心。基层干部要主动担纲群众的“贴心人”,倡导奉行以年龄序长幼、论尊卑,放弃长官意识,将自己放入群众中去,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话,真正把基层的情况摸准摸透,把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找准找对,把干群关系向家人关系转化,由“零距离”向“负距离”推进,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心,做到零距离服务。

  干部“沉下去”,需要多引导,转观念。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把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带到乡村,还要处理好干部帮扶责任和地方主体责任、加强外力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立足当前脱困和面向长远发展三方面关系,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但自己要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引进优势品种,发展特色产业,还要把发展意愿强烈,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群众带出去参观学习,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结合。

  干部“沉下去”,需要多倾听,集民智。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谨防“走马观花”式调研。听取民意,不但要走访全覆盖,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的意愿都要收集在册。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集中会议时机,收集不同群体意见和建议,让村委的决策更显民主化。当然,平时走访收集来的群众反映的问题也会涉及到职责范围外,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及时将相关问题转交给相关人员,扎实做好落实跟进,逐一落实措施予以协调解决,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干部“沉下去”,需要多办事,惠民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干部应严格按照“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盼,我有所帮”的要求,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带着感情和责任,全力抓好惠民实事。对于群众急需急盼的事,要亲自上阵,带头冲锋,帮贫困群众在困境中找出路,帮村两委在困难中找办法,确保群众急需急盼的工作真正得以落实,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奋进新时代,履职新作为。新时代赋予基层干部新责任、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干部唯有褪去浮躁之气,“沉”到基层,善为敢为,苦干实干,当好群众“贴心人”“帮扶人”“引路人”,投身乡村振兴,方能交出一份无愧人民和时代的履职答卷,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中国台湾网网友:王艺洁)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