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40年看变化回乡之路连接着改革之路

2018年03月19日 18:50:00来源:中国台湾网 

  3月10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24.5万人次,同比增加59.6万人次,增长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发售车票739.6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326.6万张(含手机售票94万张),占发售量的44.2%。(人民网3月11日)

  铁路春运,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绿皮车到高铁;从一票难求到足不出户的互联网购票;从人工检票到人脸识别;从啤酒饮料瓜子矿泉水到高铁外卖……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春运路上的每一帧影像都记录着铁路发展为民众出行带来的变化。

  多年来,铁路以服务人民为原则,沿着中国特色这条路,不仅在提升铁路服务水平上下足了功夫,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拓宽了购票渠道,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善了乘车环境,让大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

  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9亿人次,从一票难求,到实现“互联网+”出行,一句“走得了”既是百姓所需,更是铁路之责。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让中国在世界铁路行业扬眉吐气,西成高铁全线通车让蜀道从此不再难,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高速铁路凭借其优越性和高效率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出行选择方式。铁路建设屡见硕果,高铁持续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现有运能运力,成为了缓解春运压力的有力法宝。

  品质是服务行业的灵魂。2018年春运,铁路部门除了关注旅客能不能走得了,更加关注能不能走得好。“用心服务”与“用力服务”只一字之差,两者的区别却相距甚远。售票方式的改进,让旅客不再通宵达旦地排长队买票。站舍环境在改善,车站里商店、咖啡厅等一应俱全,让旅客无聊等待时有了休闲去处。买票更方便了,乘车更舒适了,家更“近”了。旅途不再是匆忙的,候车室高高挂着的红灯笼、玻璃上贴着的红窗花、车厢里摆着的报刊杂志,让旅途多了几分优雅,几分休闲。

  运用“互联网+”思维,精准对接旅客需求,引爆无限创意创造。透过媒体聚焦下的镜头,一条充满科技范的“智慧之路”在新时代中大放异彩。春运40年,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从“进站长龙”到“刷脸进站”、从“连夜排队”到“微信购票”……在一次次改革中,铁路服务不断向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常态模式转变,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回乡之路连接着改革之路,铁路春运已经成为流动中国的最好刻画。唯有继续发展,唯有不断创新,唯有真诚服务,才能在春运大考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赢得大众更多的认可。(中国台湾网网友:王田利)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