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好生活应兼顾物质和精神

2018年03月18日 15:39: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全面的部署。

  美好的生活是什么?饥寒的年代里,美好的生活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美好的生活是文明。战乱的年代里,美好的生活是和平;和平的年代里,美好的生活是繁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顺境中的人微笑地面对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逆境中的人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美好的生活犹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让历史滚滚向前,使得人生代代无穷已。美好的生活亦如罗盘,给扬帆起航的船舶导引方向,给奋斗的水手以追逐的目标。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为补角,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描画美好生活同心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饿着肚子谈理想常常是空谈,光着膀子讲道德往往是瞎说。但物质生活的充盈不是美好生活的全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世界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没有精神内涵的生活是盲目的,像无头苍蝇;没有物质条件的生活是没有根基的,如漂浮的萍。只有挣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才有能力和条件去找寻精神世界;倘若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便能激发人民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美好的生活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世界也格外充实,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拥有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城乡居民都向往美好生活,均要求物质、精神协调发展,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经济已达到一定水平,因而更倾向于精神生活的丰盈,后者还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因此尚需进一步提升物质条件。对城市居民而言,美好的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医娱学,万家灯火人和谐。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的发展应追求现代化、注重生态化,实现“山水形胜、科教发达、交通顺畅、文明和谐、宜人宜居”的美好城市生活。对农村居民来说,美好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花好月圆景如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三乡工程”,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和休闲农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绿色和宜居乡村,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生活。城市和农村的美好生活的具体内内涵虽不尽相同,但却殊途同归。

  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就有了奔头。美好的生活不是梦出来的,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唯有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的人民都以奋斗的姿态砥砺前行,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因地制宜,方能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行有所通、食有所味、神有所安、民有所乐的美好生活。(中国台湾网网友:晓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