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时代,过年方式更多元

2018年02月26日 14:29: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与往年相比,狗年春节有更多人选择了旅游、看电影等新型过年方式。线上购票、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扩张占据着市场版图。出境游、进口年货与越来越多的全球庆祝新年活动,则彰显着中国新年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新时代下,中国老百姓对过年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

  “新年货”愈发被认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进口越来越便捷,狗年春节进口生鲜人气爆发。据天猫数据统计,进口生鲜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顿大龙虾、新西兰长寿鱼、加拿大北极参、越南黑虎虾等都成年货餐桌宠儿。智利车厘子支付订单更是同比增长400%以上。而土特产、保健品、衣服鞋帽等“老三样”年货也逐渐被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科技味儿十足的“新三样”取代。

  旅游过年火爆成“新年俗”

  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除夕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正月头几天则是串门拜年。然而,狗年春节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出门旅游来欢度春节假期。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从数据不难看出,国人过节观念及方式逐渐转变的背后,是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很多人不再固守传统的在家过年方式,去异地感受不一样的过节气氛,既增加了过年乐趣,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体验式旅游也掀起短途旅游的热潮,除了逛庙会、观灯、赏花、祈福之外,猜字谜、手工DIY、踩高跷、划船等互动性强的趣味活动也在冉冉升起成为短途旅游的新星。

  移动互联使传统年俗焕新

  曾几何时,祭灶、守岁、拜年、赶会是过年时最兴奋的事,如今,更自由、更多样的新年民俗文化已然形成。

  逛庙会的年俗源远流长,线上购票也助推了人们赶庙的热情。春节期间北京地坛庙会门票2秒被秒光就是一个缩影。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也是愈加深入人心,南到世界尽头的阿根廷乌斯怀亚,北到欧洲大陆最顶端的诺托特罗姆瑟,全球参与“扫福”的城市超过2300个,有2.51亿网友通过手机集齐了五福。用手机“扫福”替代了传统的贴福字,似乎已成为春节的新年俗。淘宝、微信等软件的红包雨也成为了民众过年的一大期待。

  “文化过年”风头正盛

  春节期间,看电影、逛博物馆、泡图书馆等活动成为了不少人过年的“新年俗”。

  看电影俨然已成为最流行的过年娱乐方式。据猫眼电影实时票房初步统计,正月初一至初六,国内电影票房累计突破56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春节档的新纪录。除此之外,各大博物馆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还有不少民众选择了“与书为伴”。例如,春节期间,超过6万人来到北京图书大厦。国家图书馆也开展了馆长拜年、“看《永乐大典》过戊戌新年”等各类活动。

  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家过年还是旅游过年、网上购物还是实体店购物,国人的选择方式愈加丰富多样。而且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对出游的服务和体验以及个性化更加注重,消费升级特征愈加凸显。而且出于保护环境需要,鞭炮燃放量也逐年减少。在新时代下,传统年俗正逐步转型,焕发出新的浓郁“年味儿”。(中国台湾网网友:赵志慧)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