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母亲跪儿子的“尴尬”值得沉思

2018年02月12日 14:29:00来源:齐鲁网

  2月9日下午,一名女子带着儿子来到贵州安顺西航派出所,这名女子说话带哭腔,不停地说要与儿子断绝母子关系。随后,这名女子跪在儿子面前。“求求你放过我!”她不停地对儿子说道。(澎湃新闻 2018年2月12日)

  母亲跪儿子,还不停说到“求求你放过我”,不仅让人愤怒,更让人心酸。怀胎十月,母亲不易,为何还落得下跪求饶的地步,究竟儿子与母亲之间有着什么样“深仇大恨”才会发生如此“尴尬”的场面。

  随着民警的了解和开导,症结逐渐清晰起来,原来母子二人长年分隔两地,在儿子才8岁之时,一直由亲戚抚养,直到2016年母子两人才又生活在一起,期间聚少离多,交流也少。感情淡薄,沟通不畅,矛盾越积越多,最终导致了儿子对母亲拳脚相加,母亲对儿子下跪求饶。

  经历第一次婚姻失败的当事人不顾一切的生下了儿子,为了改变命运,毅然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华丽转身,迈入大学教师的行列,不得不说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然而,在改变命运的途中,本应陪伴儿子成长的时光,成了当事人成功的经历,也为“下跪求子”种下了“苦果”,正是由于母子聚少离多,才导致二人感情淡薄,儿子也因此产生逆反心理,最终爆发出了这场“尴尬”的“回报”。

  有果就有因,就事论事,儿子打母亲,我们不应过多的指责,母亲跪儿子,我们也不应过多偏袒,毕竟不孝与不幸,并非不能改变,庆幸的是在警察的调解下,找到了问题所在,母子二人分别作出了承诺,问题就此划上句号是最好的结局。

  然而,母子二人从血浓于水至拳脚相加再到彼此谅解的“故事”,现实中绝不是个案,必须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不可否认,当事人努力改变命运的历程,就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为了更好生活,选择背景离家,外出拼搏,是多数贫困家庭甚至中产家庭首选,然而,让子女留在老家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年幼子女的成长尤如初发的芽苗,缺少了阳光般的父母陪伴,注定会异常艰辛、或存缺陷,甚至会误入歧途,就像当事人儿子一样,对于距离的“缺陷”对母亲缺乏感情基础,形成逆反心理,最终导致问题发生。

  警钟长鸣,为人父母者必须要吸取教训。在更好生活与子女教育上,能够统一兼顾是最好选择,如若不能兼顾,必须要有所舍取,或许背景离家忍爱拼搏,会给子女带来物质上的丰富,但精神的缺失,又该弥补呢?或许,物质上的匮乏,也能成为子女成长途中的“精神食粮”,未必不是好事。

  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多种多样,但言传身教和用心陪伴不可或缺,子女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沿着父母的脚步前行,子女成长路上的标识,可以是父母辛勤劳作的污水,也可以是父母的不断增多的皱纹,但绝不能是梦中遥望父母拥抱的泪水。

  由于父母背景离乡,外出拼搏,造成留守儿童的现状,也应引起党和政府重视和采取措施,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能仅限于物质层面,更要从精神层面入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理解和支持父母外出拼搏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关爱留守童的积极作用,主动走访陪伴,利用八小时外和周末节假日,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加强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再一方面父母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手段,经常进行电话沟通或者视频聊天,用先进技术缩短与子女的距离,让彼此心与心始终在一条线上;同时,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努力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尽量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立足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与子女分别的问题。

  为了更好生活,父母与子女长时间分隔,出现感情淡薄,沟通不畅,不是一个简单的矛盾,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虽然主要原因是父母一方,但子女的教育成长,除了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党和政府皆有责任,如何化解子女因长期分离而出现的逆反心理等问题,恐怕还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让母亲跪子求饶的“尴尬”不再上演。(中国台湾网网友:高原白)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