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国网聚】从四十年春运巨变体味归乡出行之便

2018年02月08日 09:0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人乡关情结由来已久,回家过年是似乎是传统文化赋予国人的责任,向家是天性。纵观春运40年路在变、人在迁,春运使得中国人成为一年一度从在神州大地上大规模地流通,这里蕴含多少归乡游子的旅途记忆,以及时代发展的缩影。

  回想那些售票大厅排长龙的购票队伍,如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站前密密麻麻的排队人头攒动、广场人潮退去后遗留的杂物和堆积如山的垃圾,在脑海中时而浮现,那曾经带着铺盖卷彻夜占据一席之地,许久不愿离开车站的等候,都叫人心疼不已。

  相对以往铁路交通部门提出,保障有力、服务至上的运输理念,细化服务举措,加大运力供给等来补强春运,那时我们感慨良多,“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方寸车票承载不了浓浓乡愁。

  40年过去,让春运进入不惑之年,年年春运路,岁岁有不同,只是在细微的改变中,不易察觉。如今人群虽拥挤,但旅途更温馨,一系列的温馨、高科技服务交出完美答卷也见证了春运长足进步。翻阅新中国看春运史,从1979年直接“跳跃”看今朝,通过镜头压缩时空,感觉恍如隔世、天壤之别。

  40年来,春运历经8大变迁,尤其突出日新月异的就是新科技开启春运嬗变之路,从12306网络购票、到自主选座、微信支付、刷脸进站、智能导航、接续换乘、网络订餐等一系列新举措,将多项新技术应用到春运中来,让铁路购票、出行更便捷,回家路更畅通。

  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春运、指尖春运,新科技从此刷新春运工作的最大特点,官网、微信、APP……各种产品服务从互联网延伸,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革新及稳定性的提高,使手机购票和出行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可以声申:只要一手机在手,就能解决出行所有。

  科技进入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客流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汇总等一系列“大动作”,用数据分析来代替人工,在忙碌而安静的“指挥现场”有序进行,为旅客进站乘车开启“一路绿灯”快速便捷通行。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服务出行民众所需。

  从“一票难求”的困窘之地到颠覆传统、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从“锅碗瓢盆”到“快递上门”,40年春运巨变,足以让笔者为之震惊,将以往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寻常小景,根据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性化服务,购票兼顾公平,解决不均衡现实矛盾,或许科技进步才是最好的人文关怀。

  通过40年春运变迁,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群众交通出行方式和回家过年的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便捷的出行,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舒心、便捷成为人民对于美好春运的新期待。(中国台湾网网友:金山)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