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民工探亲房”成为“牛郎织女”标准福利
本月19日一整天,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职工许陈林都沉浸在喜悦中。妻子要从江苏徐州老家赶来探亲,隔天晚上就到北京。妻子的这次探亲,许陈林比哪次都高兴,因为他从单位申请到了一间“探亲房”,10天内免费住,这意味着,两口子不用再花高价去外头住旅馆了。这也是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首次向职工推出“探亲房”福利,常年不能回家的外地职工可以优先申请。(1月23日《北京日报》)
在北京市西城区工作的外来人员,不仅是老家徐州的陈林享受到了“探亲房”的福利,在这个区很多企业务工的人员,都能免费使用“探亲房”。如今在当地工会的主推之下,在当地工会的倡导之下,企业纷纷想方设法建设“探亲房”。
在日常工作中,西城区工会发现,在当地打工的外来人员很多,前来探亲的外来人员家属也不少。然而,来到北京之后,他们的团圆遇到了困难。有的是让工友“临时换个地方”,腾出房间夫妻团圆。有的是,到街头旅馆度过“团圆的时间”。
异地夫妻,团圆一次不容易,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却成为了“叹气的事情”。在简易的工棚里团圆,环境恶劣,还影响了其他工友,想说的话儿不能说,只能是“话到嘴边又咽下”,让夫妻团圆变得十分尴尬。在街头的旅馆里“度蜜月”,环境虽然好点了,但是这笔开支对于务工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且一些小旅馆环境复杂,可能引发一些社会治安事件,让异地夫妻们胆战心惊。
异地夫妻的团圆如何实现?北京市西城区工会组织经过思考和调研,决定“逼着”企业承担责任。他们专门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设“探亲房”、“夫妻间”。为了确保“探亲房”、“夫妻间”的环境能够满足需要,还制定了一个标准,房间必须在15平方米以上,必须生活用品齐全。
具体来说,采取的办法是,鼓励企业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利用企业存有的空房子进行改造,或者是租赁附近商家的商业租赁房屋进行改造。同时,西城区还建立了一套推广奖励制度。区、街、企业三级工会的经费均可用于购买“探亲房”基本生活配备,如被子、枕头、鞋架等;建立“探亲房”5间、集中服务10人以上的企业,工会出钱配备洗衣机和空调等设施。安置10人以上的基层工会将获得西城区总工会的评优奖励。
外来人员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城市的阔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驻地城市应该把他们当亲人。他们犹如牛郎和织女一般,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在难得团圆的日子里,理应有一个“鹊桥相会”的地方。
我们不妨让“探亲房”成为牛郎和织女的标准福利,将“探亲房”制度推广开来。(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