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发文化活力 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2018年01月17日 16:2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传播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源:人民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宣传文化战线高举改革旗帜、聚焦“四梁八柱”、锐意攻坚克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取得一批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文化体制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只关注一些“数字”,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的富裕,更要关注小康的质量,要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要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

  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力量,更加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满足更加便利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特色优势资源,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创作和生产出一大批承载文化精髓、激励教育后人、与消费者审美需求接轨、和人民群众精神情感共鸣的优秀作品,着力打造更多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标志产品。

  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文化走出去力度;用好中医药、中国美食、中国园林、中国功夫等文化名片,打造对外交流品牌,增进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中国台湾网网友:了了)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