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扶贫考核要“实”至“民”归

2018年01月02日 13:43:00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脱贫攻坚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和成效情况,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浪1月1日)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简单的把扶贫驻村时间、贫困人口识别率、贫困人口退出率作为评价扶贫成效的主要依据,形成一种“为考核而扶贫”的错误导向,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整日埋头填写表册,应付“彗星尾巴式”连串检查,热衷于“套近乎”“夸海口”,只求考核顺利通过不求群众致富脱贫,甚至掺水分、来马虎搞“数据脱贫”,“表上致富”。

  实际上,扶贫工作贯彻作风建设要求,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为基层干部工作减负,减少上级部门“甩锅”现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坚持以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来评定脱贫成效。以脱贫的“实效”获得群众肯定和信任,做到“实”至“民”归。把真正有“造血生血”功能的“好法子”提炼出来,把有脱贫能力,有致富本领的“巧工匠”干部选拔起来,引导干部俯下身子,撸起袖子,一茬接着一茬干,营造“真扶贫扶真贫”的鲜明导向。

  要做到“实”至“民”归。首要是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扶贫攻坚工作,一些地方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或是以“一刀切”的贫困人口“减少率”为标准进行“简单粗暴”考核。推行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十分必要,既做好看资金引进、看落地项目,看第三方评估调查等常规考核,还通过个别研究、个别解决来增加考核工作的深度和针对性、差异性,尤其是面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深度贫困区的扶贫考核时,不能光以“经济”为考核指标,还应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教育发展情况、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状况纳入“一揽子”考核计划,既看横向名次又看纵向改变;既看做了多少稳增长,促经济的“显绩”,又看做了多少保青山、促长远的“潜绩”。

  评价一个地方脱贫是“实”还是“虚”,群众最有切身体验,也最有发言权。在考核评价扶贫工作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增加群众参与的数量,不仅要请上级领导来评、请村支两委来评,更要请各界群众来评,完善群众满意度评估方法,让群众为脱贫工作“代言”。干部做的好不好,让群众说一说;扶贫有没有成效,让群众审一审。让扶贫考核真正成为落实政策、落实成效、落实民心的“加速器”。(中国台湾网网友:沈苏青)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