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校当“中介”
“我们是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一学生,最近我们拿贫困补助的学生被要求在寒假期间到外地打工。很多学生不愿意去,但辅导员私下给我们做工作说,如果不去就会取消补助、将来缓发毕业证……”近日,华商记者接到多名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反映此事。该校宣传负责人白老师表示,这不是校方行为,学校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明显违背规定的。(12月26日 华商网)
人证、物证聚在,容不得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相关责任人的任何抵赖。作为专业的“教育”院校,不思如何精研学术、培育人才、强化教育管理,反而一心想着如何强迫学生去打工,如何多赚“中介费”,如此舍本逐末,荒废了专业不说,更“坑”惨了学生。
作为民办高校,要赚钱无可厚非,但打起了学生的歪脑筋,却是于教育界所不能容忍的可耻行为。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如子女,爱护尚且不及,怎能狠心榨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学校有心对接市场,给学生们更多接触市场、参与实践、提升技能、开阔视野的机会是好事,久而久之,学生综合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培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市场对该校输送的人才认可度越来越高,这是多赢的局面,也是高校应该追求的结果。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如果教育工作者都成了“伪君子”,那不仅是学校的悲哀,更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市场经济下,教育可以谋利,民办教育更是弥补了公办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让更多有心求学的人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更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紧跟时代发展。
贫困生,虽然缺钱,但并不意味着缺乏理想和志向。民办高校虽然言利,但亦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民办教育的市场在未来而非现在,学校办的好不好,口碑取决于学生在社会上的被认同感和肯定度,故而谋长远者,不贪图眼前小利,而应帮助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学生去追梦,用学生的成就来证明学校的实力。
试问没有任何高校和老师希望看到自己学生的简历上,在实习、工作一栏千篇一律皆为“某电子厂流水线工人”吧!亦不想给社会、家长、考生留以“批量工人生产基地”的印象吧!既不想被未来诟病,便要认真做好当下,没有学术优势,便从实践能力着手,聘不来优秀老师,就花大力气内部培养,请不来优秀企业招聘,不妨尽己所能将每届学生培养成拔尖儿人才,只要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未来自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中国台湾网网友:程彦暄)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