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人才创造力靠什么来催化?
一名青年学生在成都创业3年,会有怎样的收获?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王军的答案是:创业公司估值近亿元,年营收过千万元。说起在成都创业的成功,王军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都确立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12月18日中国经济网)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来,不仅在成都,其他大中型城市也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人才政策的制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在一系列的揽才活动中,不仅聚集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还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得到竞相迸发。笔者认为,引爆人才创造力的正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首先是人才政策的“温度”。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关键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城市人才政策的制定,不仅仅是满足能把人才引得来,也要聚焦本土人才的培养,让人才动起来、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同时还要着眼于人才的评价、使用和管理,让人才来了之后能留得住。说到根本就是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如近年来,成都出台的人才12条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广州出台的“1+4”产业人才政策,突出人才开发,完善人才生态链。等等这些举措,让一座城市的人才政策热度不减,确保了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其次是城市环境的“温度”。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座城市是否具有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当然这样的环境既有城市本身的硬环境,包括城市的地理、人口、交通、电力、卫生等工作生活环境。也有城市的软环境,包括教育、文化、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软环境。唯有形成具备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的城市环境,才能增强城市对创新、改革、发展等各方面人才的吸引力,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最终产生“人才聚集”效应,为引爆人才创造里增强活力动力和冲刺的爆发力。比如今年成都提出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成功举办,都凸显了一座城市环境的魅力、动力和活力。
第三是发展潜力的“温度”。俗话说,看人识相既要看过去,也要看现在,更要看将来。而人才对一座城市是否亲睐也是这个道理,既要看这座城市过去形成的发展基础,也要看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效果,更要看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后劲。如内陆西部城市的成都,其享有中国未来最有发展潜力城市的名号,截至2016年底,其地区人才总量已达到460.7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量29.20%。再如开放前沿城市的广州,其拥有世界城市头衔,仅2016年新增人才入户达到5.7万人,发放人才绿卡1180张。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说明城市发展潜力对城市人才聚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人才政策、城市环境、发展潜力,这三个“温度”的叠加,无疑将为一座城市人才创造力的迸发产生巨大的催化作用。(中国台湾网网友:隔山)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